吴海琴教授: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一)

2011-08-16 00:00 来源:丁香园 作者:
字体大小
- | +

丁香园站友wolf9147问:

1、介入治疗在缺血性心脏病取得了巨大成功,目前已常态化,那么对于缺血性脑卒中,其应用价值及前景如何?

2、rtPA及尿激酶二者在静脉溶栓方面优劣如何?

3、口服阿斯匹林进行二级预防的高危人群如何选择?

4、急性脑卒中开始降压的时间及目标值?

再次感谢吴教授作答!

答:
   
1.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与致残率都非常高,过去主要采用内科药物治疗,近20年来,随着血管内导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介入器材 的不断改进,介入治疗已成为一种新的诊疗方法在临床广泛实践。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可重复进行、能同时处理多处病变、疗效较为肯定等 优点,特别适用于不能耐受或拒绝手术、手术后再狭窄、多支血管受累及病变部位手术无法抵达者。

近年随着CAS已成为临床研究热点之一,陆续出现了许多成功治疗的病例报道和多项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来评定其疗效和安全性。介入治疗将在我国显 现出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目前这项技术仍处于初级阶段,在技术、材料、适应症、围手术期处理、远期预后及进一步减少并发症方面,还有待解决。就我科观察 的情况看介入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复发率。

2.UK为人尿或肾组织细胞培养液中提取的一种蛋白水解酶,能激活纤溶酶原,发挥血液中纤维溶解作用,降低血粘度,同时提高ADP酶活性,抑制ADP诱导 的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再形成。由于源自人体,无抗原性,溶栓迅速有效,因此国内溶栓治疗仍以UK为主,但其半衰期较短,长期大量用药有全身性出血倾向。 口服一般无效。

国外多用rt-PA,是通过基因重组技术生产的,溶栓速度快,无抗原性,可重复使用,对全身纤溶系统影响小。是目前唯一经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急性脑梗 死的药物,已得到国际上的普遍认可,但其缺点是溶栓治疗时间窗太短,半衰期短,价格较贵及对于一些难以溶解的血栓疗效欠佳。

3.缺血性卒中初次发生后不论何种高危因素均建议早期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

4.对于脑出血急性期血压升高的处理,目前尚无统一标准。脑出血后存在着血压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规律,无需特殊治疗,随病情平稳血压会自动下降,因此对大 多数患者,脑出血发生后经降颅压治疗血压可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对于这类患者,不需降压治疗。对于经降颅压治疗后,血压仍居高不下或持续升高,特别是当 Bp>180/120mmHg时,应进行降压治疗,以防病情恶化,但不应降的过快过猛,一般不应低于用药前血压的80%为宜。

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不主张快速降至正常,以保证脑组织的血液灌注。若>220/120mmHg,应给与降压治疗,宜缓慢,待发病1周后病情平稳时方可将血压维持在<140/90mmHg.

分页: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编辑: 唐方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