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报道腹主动脉瘤血管内修复围手术期死亡率及并发症较开放性手术明显降低,但是长期的生存率两者相似。来自以色列 Deaconess 医学中心的 Marc L 博士等人就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与传统外科手术之间进行对比研究,全文近期发表在新英格兰杂志上。
研究中调查了血管内修复腹主动脉瘤和开放手术的围手术期和长期生存率、再次手术率、术后并发症。研究中纳入了 79932 名患者,进行配对研究,在腔内修复手术围手术期死亡率为 1.6%,而传统外科手术组为 5.2%。从 2001 年到 2008 年在腔内修复手术组的死亡率下降了约 0.8 个百分点,而传统外科手术组的死亡率下降了约 0.6 个百分点。
在术后 3 年内随访,腔内修复组的生存率明显高于传统外科手术组,此后两组之间的生存率相似。但是在腔内修复组中,其需再次介入治疗的发生率较高,且并发症的发生也明显较传统外科手术组高。但是传统外科手术中与剖腹相关的并发症也较高。
随访八年后发现,在腔内修复手术的患者的动脉瘤破裂发生率为 5.4%,而在开放手术组的动脉瘤破裂发生率为 1.4%。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与开放手术相比,在术后早期,其生存率存在一定优势,但是在随后时间里,其优势逐渐不明显。且腔内修复术后破裂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开放手术组。
随着腔内修复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至 2010 年,约有 78% 患者行腔内修复手术。但是在调查腔内修复手术与传统外科手术两者之间的长期生存率时,发现两者之间并没有明显差异。更令人惊奇的是,在长期随访中发现,腔内修复手术的术后动脉瘤破裂和需再次手术的概率明显升高。
但同样的在术后 4 年的随访中发现,腔内修复手术的再次手术率明显较传统外科手术高,但是后者的剖腹相关手术并发症也较高。
研究发现在围手术期时,腔内修复手术死亡率明显较传统外科手术低,且在各个年龄段结果均如此。且腔内修复手术组的患者围手术期期间用药与手术并发症(如肺炎)明显低于后者。除此之外,前者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后者。
在术后 3 年在,腔内修复手术较传统外科手术有明显的优势,但是随后随着时间发展,两者之间的长期生存曲线并无明显差异。可能原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加,生存率下降。
在大龄患者腔内修复早期优势更加明显。腔内修复手术与外科手术相比早期的生存率明显增高,特别是在术后 30 天,90 天,随后两者的生存曲线趋于一致。特别是在术后 4 年,腔内修复手术的危险因素明显高于传统外科手术。
腔内修复手术患者术后平均生存年为 12.4 年,明显高于传统外科手术。这些结果均说明早期腔内修复手术较传统外科手术有更多的优势,尽管随着时间发展,传统外科手术死亡因素低于腔内修复手术。
随访 8 年后,发现。腔内修复手术动脉瘤破裂发生率为 5.4%,而传统外科手术组为 1.4%,随后时间里,腔内修复手术组的再次手术率明显高于传统外科手术组。但是传统外科手术组中与剖腹手术相关的并发症所致的再次手术发生率较高,绝大多数为修复腹壁疝。且在传统外科手术中引起的肠梗阻的发生率也较高。
在研究中对比了腔内修复手术与传统外科手术两者之间的治疗效果,发现在早期,特别是 3 年内,腔内修复手术明显较传统外科手术有更高的优势,但是在随后的时间里,两者之间的生存率一致。
总体上,迟发的手术并发症包括动脉瘤相关再次介入、剖腹手术相关并发症、肠梗阻,传统外科修复手术发生率低于腔内修复手术。但是随着技术发展,腔内修复手术后不良事件包括围手术期死亡、再次介入手术率,随着时间发展,也在明显降低。
既往的研究仅随访了 1-2 年时间(DREAM 研究和 EVAR-1 研究),或者是随访 3 年后(OVER 研究),OVER 研究中发现在年龄小于 70 岁的患者中,腔内修复手术优于传统外科手术,而在年龄 > 70 岁的患者中,则未观察到类似结果。但是在这个研究中,发现在各个年龄层,早期腔内修复手术优于传统外科手术治疗。且随着年龄增加,优势更加明显,并可持续将近 3 年。
术后随访 8 年后,发现腔内修复手术的术后动脉瘤相关再次手术发生率较高,但是在传统外科手术中,其剖腹相关的并发症较高,这使得两者之间平衡。但总体上,腔内修复手术再次手术的发生率高于传统外科手术。且在腔内修复手术中,迟发的动脉瘤破裂明显高于传统外科手术。且有可能随着随访的时间越长,腔内修复手术动脉瘤破裂发生率越高。
总的来说,腔内修复手术的围手术期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外科手术。但是长期生存率来说,两者并无明显差异。且在腔内修复手术中腹主动脉瘤相关的再次手术发生率较高。传统外科手术的剖腹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心血管医师在选择手术方案时,应根据患者的综合情况进行权衡,从而选择最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