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心脏移植的老年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与供者年龄以及缺血时间有关

2012-03-02 20:28 来源:丁香园 作者:李慕白
字体大小
- | +


恶性危险因素与5年生存率

为了探究行原位心脏移植术的老年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的预后因素,来自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疗机构心外科的Arman Kilic等人开展了一项回顾性研究,研究结果发表在2012年2月出版的journal of thoracic andcardiovascular surgery(胸心血管外科杂志)上。

该研究组回顾了从1995年至2004年在美国器官共享网络数据库中登记的60岁及以上的原位心脏移植(OHT)患者。并对术后5年的存活患者和5年内的死亡患者进行了比较。同时,用单因素分析时与5年生存率显著相关的协变量构建了一个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

结果显示:在研究期间,共有5330例接受了原位心脏移植术,其中术后5年的存活患者有3492例(65.5%),术后5年内的死亡患者有1580例 (29.6%)(作为对照组),失访人数有258例 (4.8%)。其中,提高术后5年生存率的预测因素包括受者年龄较小(OR=0.92; 95% CI,0.87–0.98; P =.01)、血肌酐水平较低(OR=0.92;95% CI, 0.87–0.98; P =.01)、白种人(OR=1.23;95% CI, 1.02–1.49; P =.03)、缺血时间较短(OR=0.93;95%CI,0.87-0.99,P = 0.02 )以及心脏供者年龄较小 (OR, 0.99; 95% CI, 0.99–1.00; P = .03)。而降低术后5年生存率的因素包括机械通气(OR=0.48;95%CI,0.33-0.71,P <0.001)、高血压(OR=0.79;95%CI0.69-0.91,P =. 001)和糖尿病(OR=0.79;95%CI,0.67-0.92; P= 0.003)。其中,只有2538例(49.6%)使用心室辅助装置,当将其纳入多变量模型中时,使用心室辅助装置显著降低了原位心脏移植患者术后5年的存活率(OR=0.63;95%CI0.50-0.81,P <0.001)。

因此,根据这项纳入5000例以上的老年OHT患者的研究,受者年龄较轻、白种人、血肌酐水平较低、供者年龄较小以及缺血时间短与术后5年生存率的提高有关。而使用心室辅助装置、机械通气、高血压和糖尿病显著降低了术后5年的生存率。这些研究结果对高风险患者人群而言或有预测作用。

 文献下载Factors associated with 5-year survival inolder heart transplant recipients

编辑: limuba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