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缬沙坦或氨氯地平降压在主要复合终点上的累计发生率比较
对于糖耐量异常的高血压患者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在降低心血管事件方面是否优于钙通道阻滞剂尚未充分阐明。为此,来自日本名古屋大学医学部研究生院心脏科的Toyoaki Murohara等人对伴有2型糖尿病或糖耐量受损的日本高血压患者进行了一项前瞻性、开放、随机对照试验(即NAGOYA HEART Study),研究结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hypertension上。
研究共纳入了1150例高血压患者,平均年龄为63岁,其中34%为女性,82%的患者伴有糖尿病。这些研究对象被随机分配至以缬沙坦或氨氯地平为基础的降压治疗组。并以急性心肌梗死、卒中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为主要复合终点,将心脏衰竭或心脏猝死为住院原因。其中,平均基线血压缬沙坦组为145/82 mm Hg,而氨氯地平组为144/81 mm Hg;平均基线糖化血红蛋白缬沙坦组为7.0%,而氨氯地平组为为6.9%。在研究过程中组间情况基本在控制之中。中位随访时间为3.2年,缬沙坦组有54例患者出现主要复合终点,而氨氯地平组有56例出现主要复合终点(危险比为0.97,95%CI=0.66-1.40,P= 0.85)。而与氨氯地平组相比,缬沙坦组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显著较低(危险比为0.20,95%CI=0.06-0.69,P = 0.01)。其余终点事件和全因死亡率在两组间并无显著差异。
据此得出结论,伴有糖耐量异常的日本高血压患者以缬沙坦或氨氯地平为基础的降压治疗方法在复合心血管终点上不分伯仲,而缬沙坦组因心力衰竭而入院的发生率者显著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