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板螺钉已较为广泛地用于复杂掌指骨折的手术治疗。预测掌指骨骨折钢板固定术后功能效果风险因素的研究文献中多有报道。但复杂掌指骨骨折手指僵硬预测因素方面的临床证据相对较少。为此,日本奈良医科大学创伤骨科学者赏雅清水等实施了一项前瞻性病例列队研究,对掌指骨骨折钢板螺钉固定术后关节主动活动度(TAM)的独立预测因素进行了考察,并在近期的Injury杂志上发表了研究论文。
该研究共包括累及干骺端的粉碎性手部关节内移位骨折患者72例,其中男62例,女10例,年龄为37±15岁。患者均采用钛板螺钉固定治疗,术后随访时间至少1年以上。49例为指骨骨折,30例为关节内骨折,20例合并有软组织损伤。在钢板置放位置方面,侧方42例,背侧30例。从受伤到手术的平均时间为7.6天(范围,0-40天)。该研究考察的8项变量包括,病例的一般特征(年龄、性别、惯用手)、骨折特点(骨折位置、是否累及关节、是否合并软组织损伤)以及手术相关变量(钢板位置、从受伤到手术的时间)。在末次随访时,采用单变量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确定变量对TAM影响程度。
图1.病例1:患者,男性,17岁,右侧食指近节指骨不稳定性双髁骨折。(A)术前及术后X线片。(B)末次随访时的指关节活动度。
图2.病例2:患者,女性,58岁,中指近节指骨基底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A, a)术前X线片,(b)术前CT图像,(c) 1.5-mm T形钢板及骨块间拉力螺钉固定术后X线片,(d)内固定物取出术后X线片。(B)术中图片。(C)末次随访时的指关节活动度。
单变量分析表明,骨折位置、合并软组织损伤以及年龄与TAM呈中度相关。多元回归线性分析模型表明,骨折位置(β=-0.388, p<0.001)、合并软组织损伤(β=-0.296, p=0.002)及年龄(β=-0.339, p<0.001)等3个变量均可纳入回归方程。根据研究结果,作者认为,在掌指骨关节周围骨折的钢板螺钉固定手术治疗中,指骨骨折,年龄的增长以及合并软组织损伤等因素是影响患者术后TAM的重要风险因素。
表1. TAM预测因素的单变量分析
表2. TAM预测因素的多变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