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溶栓治疗不增加华法林使用者颅内出血风险

2012-07-02 14:33 来源:丁香园 作者:SHUMUFENG
字体大小
- | +


入院前使用华法林的患者试验首要及次要观察指标

静脉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tPA)被广泛用于改善缺血性发作预后,然而,长期习惯性服用华法林的患者接受tPA治疗时可能面临颅内出血风险上升。虽然现行指南规定如果华法林使用者国际标准化比率(INR)低于1.7则可进行静脉tPA治疗,但仍然缺乏有关tPA治疗华法林使用者临床实践安全性的数据。

为了比较使用或不使用华法林的缺血性发作患者接受tPA治疗后出现有症状的颅内出血(sICH)的风险并明确其基于INR的风险,北卡罗莱纳州杜克临床研究所的Ying Xian博士及其同事进行了这项观察性研究,他们发现,静脉溶栓治疗不增加华法林使用者颅内出血风险,相关论文发表于国际权威杂志JAMA2012年6月28日在线版。试验受试者是美国心脏协会“遵循指南-卒中注册”系统收录的2009年4月~2011年6月在1,203家注册医院接受静脉TPA治疗的23,437例缺血发作且INR小于1.7的成人患者。试验首要观察指标为有症状的颅内出血,次要观察终点包括危及生命的严重性全身性出血,任何tPA并发症,以及住院死亡率。

结果显示,共有1802 (7.7%)例使用华法林的卒中患者接受tPA治疗(INR中位数,四分位距[IQR], 1.07-1.40)。使用华法林的患者平均年龄更大 ,共存疾病也更多,并且卒中也更为严重。与未使用华法林患者相比,华法林使用者的未校正sICH率更高(5.7% vs 4.6%, P < .001),但校正基线临床因子后这一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校正后优势比[OR], 1.01 [95% CI, 0.82-1.25])。与此相似,华法林使用者和不使用者的严重出血发生率 (0.9% vs 0.9%; 校正后OR, 0.78 [95% CI, 0.49-1.24]),任意tPA并发症(10.6% vs 8.4%; 校正后OR, 1.09 [95% CI, 0.93-1.29]),住院死亡率(11.4% vs 7.9%; 校正后OR, 0.94 [95% CI, 0.79-1.13]) 均不具有显著性差异。对于INRs小于1.7的华法林使用者,抗凝作用的效果并不随sICH风险而有统计学显著性变化(校正后OR, 1.10 每0.1-单位增长 INR值[95% CI, 1.00-1.20]; P = .06)。

研究人员由此得出结论,对于缺血性发作患者,与不使用华法林的患者相比,应用静脉tPA治疗并不会增加华法林使用者(INR ≤1.7) 的sICH风险。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李林栋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