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或有特殊的心血管疾病标志物

2016-01-12 15:44 来源:丁香园 作者:Tylen Chen
字体大小
- | +

肿瘤患者可在没有心血管疾病临床症状的情况下出现 B 型钠尿肽(BNP)和高敏肌钙蛋白(hsTnT)升高。或许诸如此类的肽类可作为评估肿瘤患者心血管疾病的新型标志物。

因此,来自澳大利亚维也纳医科大学的 Noemi Pavo 等展开了研究,旨在评估循环心血管中激素和 hsTnT 水平及其与肿瘤患者死亡率的联系,从而探究肿瘤和心血管疾病之间互相干扰的因素,文章发表在 heart 杂志上。

研究纳入了 555 例肿瘤患者,皆既往无心脏毒性药物治疗史。接着检测了 N 端钠尿肽前体(NT-proBNP)、中间段近心房钠尿肽前体(MR-proBNP)、中间段肾上腺髓质素原(MR-proADM)、C 端内皮缩血管肽前体 1(CT-proET-1)、和肽素、hsTnT、促炎因子标志物白介素 6(IL-6)和 C 反应蛋白(CRP)以及细胞因子类血清淀粉样蛋白 A(SAA)、结合珠蛋白和纤维结合蛋白,主要终点为全因死亡率。

结果显示,在 25 个月的随访中,有 186 例(34%)患者死亡。随着肿瘤疾病恶化,心血管相关激素和 hsTnT 水平也升高。所有检测指标都明显可作为预测因子,独立于年龄、性别、肿瘤实体和分期、以及心脏并发症。另外,NT-proBNP、MR-proANP、MR-proADM 和 hsTnT 与 IL-6 和 CRP 显著相关。

总而言之,对于皆既往无心脏毒性药物治疗史的肿瘤患者,心血管循环中的肽类,如 NT-proBNP、MR-proANP、MR-proADM、CT-proET-1 和 hsTnT 水平都会升高。前述的标志物与和肽素都和全因死亡率密切相关,提示亚临床功能和形态的心肌损伤的发生与肿瘤的进展直接相关。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任杨源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