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炮儿」 中的六爷:咱们再重新聊聊冠心病

2016-01-02 21:35 来源:丁香园 作者:丁香园通讯员
字体大小
- | +

六爷是个不太会绕的人,挺轴,固执,爱讲道理,但多少有点招人烦的老头。

可他说的话,我确实都听进去了,他用他的方式在影响着电影里的每一个人。

不知为什么,那本就是我们应该时刻谨记的简单道理,在这个年代,有人坚守着,但大多数人早已忘记。

一部电影,看完之后「荡气回肠」、「引人深刻反思」,这是功力、天赋。但医生们看完这部电影,多少都有些惋惜吧。如果六爷听医生的话,接受治疗,或许就是不一样的结局了。

六爷,你妥妥地就是心梗高发人群!

1. 有长期吸烟史(听说电影镜头里共出现了 102 次烟头,我没细数,反正每个镜头都有烟头......)

2. 酗酒(您那喝酒的气派,哪是喝酒啊)

3. 冬天早上(冬天早上在溜冰场溜的不错啊,在冰湖上掐架也挺有魄力啊,但您这时间地点都不对啊。)

用霞姐的话说 就您那破心脏,能活到今天就不错了

一部电影,重新激起了大家对冠心病防治工作的重视。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支架的应用相当常见,但现在仍有医生对冠状动脉支架使用的指征并不是非常明确,心脏支架是一项先进技术,但是好技术使用得当才对病人好,好技术使用不当或使用过度则是危害。

什么是好?就是把该做的做好,不该做的千万不要做。

哪些是该做的呢?

首先最应该做的是急性心肌梗死,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支架也是目前治疗急性心梗最佳的技术,如果能快速地在心肌梗死病人出现血栓之前在血管中放入支架、开通血管,是目前挽救生命,挽救心肌的最佳治疗措施,治疗效果超过溶栓药物。

因此,急性心肌梗死是安放冠脉支架最明确指征,是最有价值的情报。

其次是具有典型心绞痛症状的患者,如果是不稳定型心绞痛,比如近期发生、恶化加重等,尤其伴糖尿病和高血压的高危人群,支架也可能是有效的治疗措施,但它不需要像心肌梗死那样达到分秒必争的程度。因此,这很容易造成支架的过度或不当使用,这类患者使用支架前应经过慎之又慎的评估,因为不必要地植入冠脉支架将降低患者生存质量。

哪些是不该做的?

第一类是部分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他们使用支架只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对于大部分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支架不会延长生存时间。如果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过药物治疗,症状控制非常稳定,他们的最佳治疗是改变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若否,通过运动检查及造影结果选择搭桥或介入治疗,并不都需要支架。

因为支架对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来说并不能延长寿命。稳定型心绞痛是稳态,因为斑块的破裂才出现血栓。支架只有破坏斑块才能扩开血管,所以支架是一个破坏稳态的措施,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做完支架后一定要使用「双抗治疗」(即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就是因为它破坏了斑块,有致血栓风险。

而药物支架因为更长期的应用,使支架不能和血管壁紧密贴合,也存在长期风险。还有少数支架存在支架断裂的可能,同样能导致血栓形成。所以何苦用支架破坏一个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体内的稳态?

第二类是在健康筛查中,无症状的患者在体检中发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达到临界值,达到 50%-60%,特别是 70% 时,应不应该安放支架?现在有个很坏的现象,就是狭窄程度达到 70% 就要安支架,如果不安支架随时就可能猝死就可能心肌梗死。这是错误且片面的,如果患者症状不明显,需要行进一步评估,如果有丰富的侧支循环代偿就应减少不必要的支架植入。

总结起来是三点:

第一,对心肌梗死的患者,支架是救命的,不要犹豫,时间就是生命。

第二,对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支架是对症的,如果药物治疗加康复治疗,症状缓解得很好,就不要放支架,支架不能预防心肌梗死,其本身就存在长期血栓风险,可能进一步导致心肌梗死,这是常识。

第三,体检中发现的临界斑块(狭窄程度达 70%-75%),如果症状不明显,要做评估,不要轻易做支架。

当然这手术不是一劳永逸,做完之后,还需遵医嘱好好恢复。

「固执」「拗」塑造了如此深刻的你,最后也毁灭了忽略冠心病防治工作的你。

您是个讲规矩的人,凡事都讲规矩。但医院的规矩,你倒是一句都没听,惋惜。

编辑: 郑梦桔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