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17 日,在第十四届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大内科主任吕树铮教授就分叉病变介入治疗的支架策略选择回答了丁香园的提问。
吕教授提到,心脏血管分布如同树木,分支繁多。凡有分叉处,势必会形成角度,从血液动力学而言,这些拐弯处会形成涡流。涡流有存在高剪切力和低剪切力的区域,这就会造成血管内膜破坏,脂质沉积。因此,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多数存在于这些有分叉的部位。
学习冠脉介入,必须学会如何理性看待这些冠脉分叉部位。不仅需要能从平面几何学进行判断,更重要的是能够考虑在血管内膜下立体的病理情况。国际上对于冠脉分叉部位有许多分型法,但由于这些分型都是基于两维平面法,对于判断边支闭塞参考意义不大。
虽然我们需要学习分叉分型,但我们要明确这些分型方法并不可靠,后者并未考虑内膜下斑块在长轴甚至短轴上的移动,而沿短轴旋转而带来的斑块移行变化程度要快于长轴运动。
如果放置双支架,可能涉及反复进钢丝的问题,要求更为精准的操作。刚开始采取单支架策略有钢丝保护或者球囊保护,而随着技能提高也要有更高的追求,逐渐开展至双支架的技术上去,对此吕教授亦做了详细介绍。
在操作技巧方面,吕教授着重分享了两条经验:
1. 不论分型如何,一定要注意保护边支,只要有保护,钢丝放在里面,后续如要进行补救就都还有机会。
2. 我们需要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在处理分叉病变时使用「精细动作」,最好是左手进钢丝,右手调方向。不要右手又调方向又进钢丝,这样动作幅度太大,将进钢丝的动作距离控制在「毫米」之内。需要记住的是,处理分叉病变不是比谁做得更迅速,而是比谁做得更细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