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CVD)是终末期肾病(ESRD)的主要死亡原因,即使轻度增加的肾功能损害都会导致CVD和死亡风险显著增加。可能由于病理生理机制不同,传统的Framingham风险因素评估对于晚期CKD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预测能力很弱。
过去的十几年中,学者们使用多因素研究方法,评估了多种肽类生物标志物,希望确定更好的风险预测手段。然而,在慢性肾病(CKD)发生时,循环中许多中小分子量多肽都会升高,并且随着GFR降低同时升高。因此,这些标志物水平的升高可能不仅是由于产生增加,也有可能是由于近曲肾小管受损,导致其半衰期延长所致。
之前有研究针对透析人群,测定了一些标志物,例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白介素6(IL-6),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1(VCAM-1),肌钙蛋白T(TnT),肿瘤坏死因子(TNF),血小板计数(PLT),白细胞计数(WBC)等。这些风险标志物都被证明能够独立预测ESRD患者的临床CVD发生和死亡率,但他们往往依赖于相对较小的材料和多因素分析,需要校正很多混杂因素,缺乏稳健性。
在本研究中,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Jia Sun等学者针对一些潜在的风险标志物,进行了一项因果分析研究。文章发表于2016年的CJASN杂志上。
作者将1994年到2014年间,共计543名CKD 5期患者纳入研究,并进行了平均28个月的随访,分析了循环中白蛋白、铁蛋白、hs-CRP,IGF-1、IL-6、血清粘蛋白(α-酸性糖蛋白)、TnT、TNF、sICAM-1、sVCAM-1及PLT和WBC等的浓度,用来预测研究基线时CVD的存在、蛋白能量消耗(PEW)和随后的全因死亡率。
研究发现,许多生物标志物高出参考值范围,并在伴有CVD的患者中水平较高(除了白蛋白、铁蛋白和IGF-1)。并利用多因素分析发现,除了年龄和并发症,只有IL-6、cVCAM-1和白蛋白可以区分临床CVD的存在,只有IL-6、WBC和TNF可以预测全因死亡风险。
作者同时利用ROC曲线分析了每个标志物的最优预测值。例如图1显示的年龄、hsCRP和IL-6与CVD和全因死亡率的ROC曲线。
图 1为风险因素对于CVD和全因死亡率的ROC曲线
综合所有结果,本研究的主要发现是,在众多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中,IL-6是仅有的、能够持续独立的区分终末期肾病患者临床CVD的存在,并预测60个月后死亡率的生物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