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注冷盐水或无法减少心脏骤停的神经功能损害

2016-10-25 13:50 来源:丁香园 作者:Roy
字体大小
- | +

对于发生心脏骤停的院外患者,急救医师可以成功复苏,但是患者的神经系统也可能严重损坏。近日来自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 Bernard 教授等在 Circulation 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使用冷盐水进行低温治疗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的研究。

实验室和临床观察报告表明,在实行心肺复苏术(CPR)的同时进行低温疗法可能会减少患者的神经系统损伤,其中一种亚低温治疗方法则是在 CPR 同时快速输入大量冷晶体液。但是本次研究却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结果。

在这项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中,所有患者都进行初始的复苏治疗,包括除颤、氧气和给予肾上腺类药物。如果患者的心脏仍然没有复跳则开始进行随机试验。院外心脏骤停患者被分为两组,一组实行心肺复苏术的同时快速输入 2 L 的冷盐水,另一种则进行标准的心肺复苏术。

低温治疗组通过外周静脉快速输入冷盐水(30 mL/kg, 至多 2L),直至鼓室温度达到 33℃ 或者出现肺水肿。该研究主要试验终点为出院的生存率,次要终点为自主循环恢复(ROSC)。遗憾的是,由于试验医院温度管理的改变,该试验提前停止。

该试验一共纳入 1198 名研究对象,其中 618 例在 CPR 同时使用了冷盐水,580 例使用了标准的院前急救措施。低温治疗组平均每人使用了 1193 毫升的冷盐水。对于初次可除颤心律,低温治疗组反而减少了自主循环恢复的几率。在出院生存率上,低温治疗组为 10.2%,而标准治疗组为 11.4%。

总体来说,成人如发生院外心脏骤停,在 CPR 同时快速大量静脉输注冷盐水进行亚低温治疗,可能会减少自发性循环恢复的几率,且并没有改善患者的出院生存率。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任杨源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