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药物治疗取得进展 高血压防治需重视药物及营养管理

2017-09-02 17:14 来源:丁香园 作者:武秀琴、刘敏
字体大小
- | +

2017 欧洲心脏病学年会上,关于 SPYRAL HTN-OFF MED 和 PRECISION-ABPM 的研究结果公布,分别证实了以导管为基础的肾交感神经去除术(RDN)被证实有效降低了未用药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药物对血压控制有较明显的作用。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的孙宁玲教授接受丁香园采访时表示,两项重要进展对高血压治疗及管理既是转机也是挑战,但能否有效指导临床实践,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支持,在本届大会发布的关于营养因素的研究报告对于中国高血压防治有重要参考意义。

IMG_5684_副本.jpg

RDN 治疗有望迎来「柳暗花明」

近日 ESC 年会上公布了最新的 SPYRAL HTN OFF-MED 研究的阶段性结果,揭示在不接受抗高血压药物治疗背景下 RDN 的疗效。

孙教授介绍说,这个研究是美敦力公司在 RDN 相关研究 SYMPLICITY HTN-3 阴性结果后总结失败原因后的一个改进性临床试验,是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的一种 RDN 的延续研究。

该 RDN 研究不是单地区进行而纳入了来自美国、欧洲、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多国患者的中心研究,其纳入标准:初诊为高血压患者,3~4 周药物洗脱后,24 h 动态血压收缩压:140 mm Hg~170 mm Hg,诊室收缩压:150 mm Hg~180 mm Hg,诊室舒张压:>90 mm Hg;在试验过程中不服用降压药物;所有患者按 1:1 分配至 RDN 组与假手术组。

其中 RDN 组纳入 38 例,假手术组纳入了 42 例患者。经过 3 个月的观察,得到了阳性的实验结果:实验发现做过射频消融术的患者,不论是 24 小时动态血压还是诊室血压,其降压的幅度及效果明显好于假手术组,没有出现不良反应。这个研究说明,射频消融能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

但她也指出,RDN 技术来说,在全球范围内,包括中国,都还处于研究阶段。此前 SYMPLICITY HTN-3 研究的是关于难治性高血压,入选的标准是血压 180 mmHg 以上的患者。

这个研究从试验设计,使用的消融导管与前一试验有明显的不同,这项研究对 RDN 使用的导管进行了更新,用多头导管代替了单头导管,不仅消融到主干,还消融到分支,消融点增加,消融的速度增快,让患者免除了更长时间的手术过程,更多的相关证据还有待 2018 年 3 月美国 ACC 年会上将会公布关于 SPYRAL HTN-ON MED 的研究报告发布,两个研究成果的公布可能会促进美国 FDA 加快对 RDN 技术的评审或者加快相关临床实验的进程。

这一研究为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带来了新的方法改变,为不能够依从药物治疗或者不愿意药物治疗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式,但需要更多的关于安全及有效性的研究证据。「我们希望能够为患者提供有效更要安全的治疗方式。」孙宁玲教授说。

药物对血压控制的影响获证实

本届 ESC 年会还发布了关于药物对于高血压的影响研究。PRECISION-ABPM 研究显示,合并骨关节炎或类风湿性关节炎且心血管病风险增加的患者经布洛芬治疗后收缩压较使用塞来昔布者有所升高。

PRECISION-ABPM 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非劣效性研究,旨在比较塞来昔布与萘普生、布洛芬对患者动态血压的影响。研究共入选 444 名患者,这些患者患有关节炎(骨关节炎 92%,风湿性关节炎 8%),同时合并明确的心血管病或心血管危险因素,需要使用 NSAID 治疗 6 个月以缓解症状。

患者按照 1:1:1 比例随机接受塞来昔布(100 mg,bid)、布洛芬(600 mg,tid)或萘普生(375 mg,bid)治疗,塞来昔布组 146 人,布洛芬组 151 人,萘普生组 147 人,每组均按照 1:1:1 匹配安慰剂对照组(图 1,2)。研究主要终点为治疗 4 个月后患者平均动态血压较基线的变化。

这项研究证实,不同的 COX-2 抑制剂对血压的影响不一样,如塞来昔布在止痛的同时对增高血压的影响很有限,但布洛芬对血压的影响明显较高。孙宁玲教授说,「这对于有关节疾患的患者或有长期服用止痛药物需求的高血压患者,提供了一种药物选择的证据。如果已经在高血压治疗中,或者在向高血压进展中的患者,在止痛药的选择上就应该有所选择。」

中国高血压防治亟需重视营养摄入管理

在 29 日大会上对 PURE 研究中的饮食和营养成分与心血管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发现,碳水化合物的超量摄入被证实对高血压预后有不良影响,在脂肪摄入方面,中国人群相对于欧洲人偏低,表现为碳水化合物摄入高,脂肪摄入低 ,相对来说对于高血压的风险更高。

最新的研究报告提示,过量的碳水化合物摄入以及营养摄入问题导致的肥胖,很大程度上是中国高血压发病年龄提前的重要原因之一。孙教授也指出:「目前生活方式、营养摄入的改变,热量摄入过多、体重发展过快、少运动、体重普遍增加,以及儿童青少年的肥胖发病的增加、发展速度加快,将会对未来 10~20 年我国高血压发病及疾病控制,产生不好的影响。」

本届 ESC 年会发布了一个跟踪 8~10 年的儿童体重超重对血压影像的研究。该研究证实,儿童时肥胖的人群,更容易发生血压增高。「我国儿童肥胖症比例较高,报告提示我们,必须重视儿童的营养过剩问题。尤其是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儿童,如果再加上营养问题作为外力环境因素,10 年后,高血压发病风险将大大增加。」孙宁玲教授表示。

编辑: 刘敏-专家服务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