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中国心脏预防康复调查报告在京发布

2017-10-18 17:38 来源:丁香园 作者:1989sunshine
字体大小
- | +

2017 年 10 月 13 日,「中国心脏预防康复国际新进展」新闻发布会在第二十八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期间举办。发布会介绍了两项关于心脏预防康复的调研报告和一项最新的临床研究项目。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胡大一教授、美国杜克医学院蒋蔚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丁荣晶教授、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孟晓萍教授以及马鲁锋博士共同出席了发布会。孟晓萍教授主持了会议。

WechatIMG489.jpeg

胡大一教授致辞

胡大一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当前,中国心脏的康复预防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机遇期,心脏康复得到了越来越多医院和医生的支持,我国的心脏康复中心已经从 5 年前的 6 家增加到现在的 500 多家。制定了心脏预防康复的指南,「五个处方」框架的提出,「五个处方」共识的发表,为慢病管理和高危患者的一级预防提供了依据。

他表示中国要进一步加强创新能力的建设,一方面提高技术能力,另一方面要提高管理模式、机制的创新,走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心脏预防康复道路,让全民都能得到实惠。胡大一教授透露,自己发起的国际长城心血管疾病预防康复学术大会,将于今年年底前落户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深圳。

心血管预防康复对心血管病的治疗价值应引起高度重视

WechatIMG490.jpeg

丁荣晶教授发言

丁荣晶教授首先介绍了中国医院心脏预防康复治疗现状调查报告。「调查第 1 阶段为全国医院心脏预防康复工作现状调查,共纳入 991 家医院 (870 家三级医院、107 家二级医院、14 家社区医院)。结果发现,Ⅰ期康复以及Ⅰ期+Ⅱ期康复二级医院占比最多(26.42% 与 11.32%),Ⅱ期康复三级医院占比最多(17.57%)。」

丁教授介绍,我国心脏预防康复工作发展极不平衡, 2012-2016 年,7 大区中开展心脏预防康复的新增医院数量以华东地区最多,增长迅速,而华南、西北、西南地区新增数量相对较少。

丁教授指出,我国心脏康复发展存在的障碍包括患者缺乏保险支持,而心脏康复专业人员、场地、器械的缺乏也构成阻碍,甚至有些医院不知该如何建立心脏康复中心。

「调查第 2 阶段为我国心脏预防康复中心建设调查,共 128 家医院参加。结果显示,2010 年-2016 年,我国心脏康复发展迅猛,尤以 2015-2016 年最为突出。患者参加心脏康复的时间以出院 2 周内居多,多数由心脏科医师负责,且以运动康复为主。」丁教授指出,调查结果提示,心脏预防康复工作缺乏专业人员,临床实践缺乏标准规范。

丁教授建议,应加强心脏预防康复临床专科建设,建立心脏预防康复标准化体系。她希望心脏预防康复得到大众的关注,医院的重视。

最后,丁教授呼吁:「请重视心血管预防康复对心血管病的治疗价值!」

公众与医生对心脏康复的认识水平亟待提高

WechatIMG491.jpeg

马鲁锋博士发言

为了了解目前心脏康复在我国社会各界的认知程度及参与现状,加强公众对心脏康复的认知,为我国心脏康复流行病学及相关医学研究提供证据。2017 年 5 月,由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中国心脏康复联盟指导, 医师报和中发实业集团业锐药业联合发起了「中国心脏康复认知调研(调研项目)」。马鲁锋博士分享了调研项目的结果分析。调研项目主要包含 2 方面内容,包括分别针对公众及医生展开的心脏康复认知度调研。

公众参与度:医院等级、医保情况、是否设有康复中心是关键

公众调研以不同年龄、职业背景的 28 227 位公众为研究对象,就其对心脏康复及涉及五大处方的认知现状开展调查。

虽然近年来随着心脏康复概念的不断推广,公众对心脏康复已有一定了解,但也仅有 17.7% 的公众对心脏康复认知度较好,并且公众期望能够获得更多专业的康复治疗及专业的心脏康复指导知识。而医院等级(42.8% 的公众愿意在三级医院完成心脏康复)、医保情况和医院是否设有专业康复中心是现阶段影响心脏康复参与度的主要因素。

调研中,70.6% 的研究对象出现睡眠不足、情绪不佳、不明原因的身体不适等症状中的一项或几项,显示大部分公众处于亚健康的心理状态,应重视对公众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教育。

对于五大处方(运动、营养、心理、戒烟、药物)相关的调研发现,药物依从性不高,64% 曾漏服药物;吸烟率约为 33%,相比 2002 年全国行为危险因素监测显示的人群吸烟率(35.8%)有所下降,戒烟率为 14%,较 2016 年腾讯调研数据(8.9%)有所提高;运动量缺乏,一个月内经常达到中等强度运动的仅占 12.3%,运动频率超过 3 天的仅占 33%;饮食结构缺乏量化,水果蔬菜摄入偏少,谷物的摄入量也应该增加。

医生观念:心脏康复与传统医学一脉相承

医生调研共有 4090 位医生参与,样本分布涉及全国各省、市不同级别的医院和医生。多数医生认为支架和搭桥术后患者行心脏康复获益最明显,且 57.8% 的医生认为心脏康复应终身维持。

对于五大处方中除了药物处方外,心理、吸烟、运动和饮食的评估,采用问诊形式进行全面评估的不超过 25%,单项利用量表等有效工具进行评估的不超过 20%,给予心理、运动、戒烟、营养等建议不够系统全面,缺乏专业量表评估,进而无法形成相应的个性化处方。

不同比例的医生不同程度的认可中医、中药在心脏康复中的疗效和意义,57.6% 的医生认可传统医学在心脏康复中具有较好优势,近 80% 的医生支持心脏康复与传统医学几千年来「治未病」、「整体观」、「标本兼治」的思想一脉相承。

医生倾向于借助微信、网络等快捷 Mhealth 平台关注心脏康复,了解更多的国内外文献研究,并期待有关高水平的循证医学证据的发现。

ADECODE—RWS 研究:螺旋上升的完整循证医学证据链

WechatIMG492.jpeg

孟晓萍教授发言

「抑郁、焦虑,作为独立的危险因子,与冠脉病变程度有相关性,是导致冠心病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孟晓萍教授介绍了正在开展的 ADECODE—RWS 研究情况。

她表示,冠心丹参滴丸治疗双心疾病,既能「心主血脉」活血化瘀,又能「心主神明」理气解郁,具有多重作用使双心获益,符合冠心病二级预防 ABCDE 原则。冠心丹参滴丸对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生活质量和心血管预后影响(ADECORD-RCT)研究已于 2017 年 8 月 16 日 FPFV(首病例访视),各中心竞争入组,预计于 2018 年 2 月完成最后 1 例随访。

为进一步为中医药治疗双心疾病提供更有力的循证依据,以更大样本量、更接近临床实际的真实世界研究项目「冠心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伴焦虑或抑郁状态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ADECORD-RWS)研究」即将启动,该项目将依托互联网平台,在 100 家中心展开。

发布会上,有关专家还回答了媒体关于心脏康复方面的问题。

WechatIMG493.jpeg

会议现场

WechatIMG494.jpeg

专家合影

编辑: 刘敏-专家服务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