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美国高血压指南争论持续升温之际,「2017 中国老年高血压共识」突然发布,甚至出现了「大快人心」的呼声,号召别再跟着美国跑了,有点打倒「帝国主义」的意思。亦有人称:「中国高血压定义、达标标准没有像美国那么左,美国指南不适合中国。」
而在我看来,美国高血压指南标准前移确有其科学依据,不能因为任何原因(经济或者国情),否定和拒绝科学的进步。而且两者对临床的指导性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证据级别
美国高血压指南是由 ACC、AHA 等多个学术机构制定的,针对所有成人高血压患者的预防、检测、治疗以及评估(比较全面)。依据:多项流行病学和队列研究资料的结果(随着血压升高,CVD 发病率和致死率均显著增加,血压水平从 115/75 mmHg 开始,每升高 20/10 mmHg,冠心病死亡和脑卒中死亡均翻倍升高。而血压在 130~139/85~89 mmHg 的人群,总 CVD 风险增加 56%,脑卒中风险增加 95%,心肌梗死风险增加 99%。各项研究均表明,血压值超过 130/80 mmHg 的患者,未来发生 CVD 事件的风险明显增加)
证据级别是 A 级。
中国老年高血压共识是由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制定的,只针对老年人。依据是欧美实验数据以及专家的经验。
证据级别为 C 级。
诊断目标
美国指南强调血压防线前移,大于 130/80 mmHg 即可诊断高血压,启动治疗要早,但未强调即刻药物治疗。依据:队列研究及流行病学调查。
中国共识指出不同测量方法的血压正常值:诊室血压<140/90 mmHg,家庭自测血压<135/85 mmHg,24 h 平均动态血压<130/80 mmHg。
老年高血压
美国指南:年龄 ≥ 65 岁、一般健康状况良好的老年患者,收缩压控制目标值为<130 mmHg。若患者存在多种合并疾病且预期寿命有限,可根据个体实际情况调整降压治疗方案。(实际上指南意思是,能够耐受且没有更多并发症的患者可以将收缩压降到 130 mmHg,复杂病情的另当别论)。
中国共识:对于高血压合并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的老年患者,建议采取个体化、分级达标的治疗策略:首先将血压降低至<150/90 mmHg,耐受良好者可降低至<140/90 mmHg。对于年龄<80 岁且一般状况好、能耐受降压的老年患者,可降至<130/80 mmHg;≥ 80 岁的患者,建议降至<150/90 mmHg,如能耐受降压治疗,可降至<140/90 mmHg。(还是受到了西方研究的影响,但似乎来回周旋)。
小结
多年来我们中国的专家共识多是紧随欧美指南后制定,依据来源也多是美国指南以及欧美实验研究,基于本国的理论及实践依据尚不够充分。对于中国目前高卒中、高心血管病多发,且持续上升的实际情况以及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达标率均较低的残酷现实,我们应毫不犹豫、大刀阔斧的前移防线,把高血压乃至心血管疾病的防治重点放在一级预防上,这样不但不会出现由于高血压诊断标准降低而导致医疗投入增加,相反会提高更多人的健康意识,防病于未然,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医疗支出,利民亦利国。
本文作者为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心内科周大亮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