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格瑞洛相关心脏传导异常:病例报道与文献回顾

2017-12-04 17:04 来源:菲凡心苑 作者:
字体大小
- | +

P2Y12 抑制剂,如氯吡格雷、替格瑞洛,是目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主要治疗药物 1-2。在快速强效抗血小板方面,替格瑞洛被认为优于氯吡格雷 3。然而,替格瑞洛同时也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的发生,如呼吸困难和心律失常 4。

近期 Mustafa Yurtdasa 等 5 在 Cardiol Res 杂志报道了一例非 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因替格瑞洛治疗而引起房室传导阻滞的病例。此外,该文章也对替格瑞洛与房室传导阻滞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

病例报道: 替格瑞洛相关心脏传导阻滞一例

患者是一位 47 岁的女性白人,既往有高血压和高血脂病史,此次因典型心绞痛 2 天收入急诊,血压 150 / 80 mmHg,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心率 67 次 / 分,下侧壁导联 ST 段压低 0.5 mm(图 1)。心脏超声提示侧壁中部运动减弱,射血分数 48 %,肌钙蛋白轻度升高,考虑诊断为 ACS(NSTEMI),遂予患者阿司匹林 300 mg,替格瑞洛 180 mg 负荷剂量以及 90 mg 每日两次维持剂量。

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回旋支(非优势)远端完全闭塞(图 2a),于回旋支病变部位以 2.0 × 15 mm 球囊预扩张,再植入 2.5 × 23 mm 药物支架,最终血流完全恢复(图 2b)。术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由于基础心率仅 67 次 / 分,未使用 β 受体阻滞剂。约 10 h 后,复查心电图显示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尚无症状(图 3a)。此时包括阿司匹林、替格瑞洛、雷米普利和他汀在内的治疗药物都继续使用。次日,患者开始出现轻度眩晕,心电图显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血流动力学无殊(图 3b)。考虑房室传导阻滞或与替格瑞洛相关,遂停用替格瑞洛,改用普拉格雷。第三天,心电图转为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且眩晕等症状消失(图 3c)。第四天,患者恢复窦性心律,无特殊不适(图 3d)。第五天,患者一般情况良好,予出院带药(阿司匹林、普拉格雷、瑞舒伐他汀和雷米普利),在后续 3 个月的随访中,未再发传导阻滞或缓慢性心律失常。

1025_1.png

图 1 患者的基础心律:窦性心律,ST 段压低,无房室传导阻滞

1025_2.png

图 2 冠脉造影结果显示回旋支远端闭塞(a,白色箭头),PCI 术后完全开放(b)

1025_3.png

图 3 替格瑞洛负荷剂量 10 小时后,PR间期延长至 260 ms(a),第二天出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b),停药后转为一度房室传导阻滞(c),第四天恢复窦性心律(d)


文献回顾: 替格瑞洛相关的心脏传导阻滞

PubMed 检索显示,9 篇文献报道了替格瑞洛相关传导异常的病例 6-14,表 1 总结了这些病例的特点。9 位患者当中,除外一例发展为心房颤动 14,其余均出现各类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停搏或心室停顿 6-13;6 位既往存在房室传导异常,8 位同时在服用能够抑制房室传导的药物;从服用替格瑞洛到发生心律失常或相关症状的时间,从 1 小时到 2 个月不等。

1025_4.png

表 1 已报道的替格瑞洛相关传导阻滞病例特点汇总

房室传导阻滞表现为心脏电冲动部分或完全不能由心房传递到心室,传导系统特发性纤维硬化、急慢性缺血性冠脉疾病、心肌炎、感染、自身免疫病、手术以及一些负性变时药物等均可能诱发房室传导阻滞 15。作者分析,本病例中的患者没有直接导致传导系统障碍的缺血因素,没有既往存在的传导系统疾病,也不存在上述其他疾病和负性变时药物的使用,而停用替格瑞洛后房室传导阻滞逐渐缓解,因此推论,替格瑞洛是引起该患者发生房室传导阻滞的原因。

一旦开始使用替格瑞洛,关注其不良反应则成为重中之重。目前的共识是,替格瑞洛治疗期间需要持续监测,尤其对已存在传导异常或正在服用可能抑制房室传导的药物的患者。另外,有报道显示在健康志愿者中使用大剂量替格瑞洛后,同样可能出现窦性停搏和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故对服用替格瑞洛的患者,建议即使不存在传导异常或未服用可能抑制房室传导的药物,住院期间也需要密切监护 16。

若使用替格瑞洛后发生了心律失常事件,一般在停用替格瑞洛并改用其他合适的 P2Y12 抑制剂(如氯吡格雷或普拉格雷)后,需持续监测直至心电图恢复正常,并准备血流动力学监测或支持。绝大多数已报道病例的结局与本病例一致,在及时停药和密切血流动力学监护下,临床症状和心电图都能得到明显改善。

总之,临床上应提高对替格瑞洛相关心律失常的认知,包括窦性停搏、心室停顿、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和心房颤动等。起始使用替格瑞洛后,对所有患者都需要密切关注和持续监护,尤其对既往存在房室传导阻滞和 / 或正在使用房室结抑制药物的患者。


相关文献

1.Amsterdam EA,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14, 64(24).

2.Rof M, Patrono C, et al. Eur Heart J. 2016, 37(3).

3.Wallentin L, et al. N Engl J Med. 2009, 361(11).

4.Dobesh PP, Pharmacotherapy. 2014, 34(10).

5.Yurtdas M, Ozdemir M. Cardiol Res. 2017, 8(3).

6.Nicol M, et al. Int J Cardiol. 2015, 191.

7.Goldberg A, et al. Int J Cardiol. 2015, 182.

8.Goldberg A, et al. Int J Cardiol. 2016, 202.

9.Baker NC,Friehling M. Int J Cardiol. 2016, 214.

10.Ozturk C, et al. Int J Cardiol. 2016, 203.

11.Unlu M, et al. Int J Cardiol. 2016, 202.

12.Sharma M, Case Rep Cardiol. 2017, 2017.

13.Zhang N, et al. Int J Cardiol. 2016, 212.

14.Di Serafino L, et al. Case Rep Cardiol. 2014, 2014.

15.Barra SN, et al. Pacing Clin Electrophysiol. 2012, 35(11).

16.Teng R, Int J Clin Pharmacol Ther. 2013, 51(10).

编辑: 徐茹茜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