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2 日,由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Center for Cardiovascular Innovations, CCI)主办,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心脑疾病介入治疗产业分会协办的创新学院 MOOC 课程——《医学创新》发布会在上海举行。
CCI 主席、CCI 创新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院长王建安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钱菊英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孔祥清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陈纪言教授,上海瑞金医院心内科主任张瑞岩教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江洪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心内科主任刘宗军教授等 CCI 创始专家,CCI 秘书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血管内科沈雳副教授等嘉宾与现场上百余位医院及医疗器械领域相关专家、CCI 优秀学员以及数家医药界专业媒体相聚一堂,共同交流探讨如何在新形式下利用《医学创新》MOOC 课程,实现线上线下交互教育,让创新引领时代进步。
葛均波:推动创新,造福患者,实现世界舞台的中国梦
在「万众创新,全民创业」的号召下,2015 年 9 月,由葛均波院士发起成立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旨在搭建一个开放的平台,拓展当代心血管医生的创新实践。
在发布会上,葛均波院士讲述了 CCI 成立的初衷,他讲到:刚刚结束的两院院士大会上,习总书记指出「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创新是为了让核心技术掌握到自己手中,这才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迈向繁荣发展的重要推手。
从慕课发展史溯源,葛均波院士运用形象的语言将慕课比作「数字海啸」,着重讲解了慕课对传统大学概念、坐在教室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的冲击,紧接着葛均波院士引证生活中具体可感的事例,论证慕课作为一种线上学习交流的新形式,打破时间、空间的距离,增进了情感的交流,促进了城乡、世界范围内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谈及中国心血管创新慕课课程,葛均波院士指出慕课课程创新学院的上线,使心血管教育能够惠及更多的人。但慕课作为一个技术教材,学员学习需要经过一个培训的过程,CCI 应重视面对面的交流,通过见面进行头脑风暴,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而谈到 CCI 的未来,他表示,期盼中国有越来越好、越来越适合中国国情的创新机制,CCI 本着「From doctors, by doctors, for doctors」的宗旨,营造创新氛围,塑造创新文化,普及创新技能,推动创新转化,努力为中国医生打造出一个创新生态圈。希望 MOOC 课程—《医学创新》的上线,能够更深层次地推动医学创新,让创新成果最终造福老百姓,同时也能让我们自己的创新成果走向世界,实现世界舞台上的中国梦。
沈雳:打造符合国际创新规范,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实践课程
据了解,CCI 自成立以来,一直注重与国内外的创新中心进行合作。CCI 代表团曾两次访问以色列 ICI 大会,并派遣访问学者赴美国斯坦福大学 Biodesign 系统性地学习医学创新方法论。本次慕课医学创新课程基于 Biodesign 骨干课程进行打造,并融入了国内业界顶尖学者和专家的创新、创业经验。
谈及办学理念,沈雳教授表示虽然我国的经济发展迅猛,但高端科技尤其是医学创新科技仍是西方为主导,中国亟需自主创新。而西方在医学科技上的创新理念、方法和流程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其中比较好的两个榜样:一个是美国,一个是以色列,从临床需求的发现到概念的形成及验证、样品的制造到产品形成及市场化的过程,是一个完整的创新体系。同时,他指出:「中国医生学习国外先进的经验,仅仅单纯地学习拷贝是不够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打造中国自己的医学创新课程,并推动其线上课程的原因,我们希望探索出更加符合中国国情的医学创新之路,从而最大程度地通过新技术、新器械为广大中国患者服务。」
王建安:创新引领时代进步,推动行业发展
「能够参与进来浇水培育 CCI 成长,我感到非常欣慰和骄傲」作为 CCI 的推动者,回顾 CCI 的发展过程,王院长颇为感慨,他讲到自己推动创新实践的同时,自己也学到了创新精神,并且带动了身边人。他认为,CCI 以及其医学创新培训课程最主要的成果主即将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人才。医生始终是医学创新的原动力,医学界很多大的突破都来源于医生个人的创新,CCI 将通过其平台培养大量创新人才。
二、助推创新思路变成产品,实现产学研相结合。
三、成为行业的表率和标杆,CCI 在心脑血管的成功实践,能够推动整个临床医学的发展。
四、助推创新机制的改变,CCI 的成功实践,能够给创业创新者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服务,促进创新机制,创新政策的优化和改变。
五、跨国界桥梁的搭建,CCI 引进国外先进科学经验和理念,能够有效地推动国内医学创新实践,生产出创新成果,走向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丁香智汇」,阅读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