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 (HF) 是各种病因所致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其致残、致死率高、预后差。
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对改善 HF 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至关重要,而一些生物标志物对 HF 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疗效评估、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在第十二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上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为民教授就《生物标志物和射血分数——心衰监测标志的讨论》进行了介绍。
图 李为民教授接受采访
生物标志物检测的意义
生物标志物的传统定义:可以客观地测定并作为正常生物进程、病理学进程或治疗干预的药理学反应指标的一种生物学标志物。
生物标志物具有多重作用,可以作为鉴别患者异常情况的诊断工具或疾病程度分期的工具、反映疾病预后及预测和监测对干预的反应情况。
来自血液的生物标志物可以帮助检测 HF 的存在、确定其严重程度、评估未来事件的风险并指导治疗。
在保证检测手段、靶点、给药、人群、机制准确的前提下,生物标志物风险值低的患者,出院后所需后续治疗少;生物标志物风险值高的患者,其住院时间越长,越需要积极的后续治疗。
生物标志物在协助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HFrEF)和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诊断和危险分层中的作用
本次 OCC 大会提出一个新观点:心衰分为 HFrEF 和 HFpEF,是否可以通过生物标志物进行区分?
李教授指出,应根据具体风险分析确定 HFrEF 和 HFpEF 的危险因素,两者的临床表型和病例生理学特点存在差异(见图 1)。
李教授指出,系统的代谢组学分析揭示了一种新的代谢采集方法,将有助于理解其病理生理机制,协助建立其诊断的新标志物。
部分代谢产物在射血分数保留时高,部分在射血分数下降时高,可以将其作为区分 HFrEF 和 HFpEF 的指标。如将代谢产物与 BNP 结合,将能更准确的区分 HFrEF 和 HFpEF。
HF 风险评估指标及诊断心衰的生物标志物有哪些?
HF 风险评估指标:利钠肽、肌钙蛋白、肾功能不全的标志物(肌酐或血清胱抑素-C)、新出现的炎性标志物(Gal-3、Sst2 等)。
诊断 HF 标志物:
1、急性失代偿 HF:BNP、NT-proBNP;
2、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利钠肽、舒张功能障碍标志物、胶原稳态和基质标志物、多种生物标志物板等。
心衰标志物对临床实践的影响
STOP-HF 研究及 PONTIAC 研究表明:BNP 的监测可降低左室收缩/舒张功能不全和心衰的发生率。
Framingham 研究显示:可溶性 ST2(sST2)、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高灵敏度肌钙蛋白(hsTnI)3 种心脏压力的生物标志物对预测死亡、心血管事件和心衰有价值。
当代临床实践推荐
诊断 HF 的生物标志物:BNP 和 NT-proBNP 的测量有助于支持临床对于动态诊断和急性失代偿患者的判断,尤其在临床不确定时。
HF 生物标志物与预后:在急性失代偿性 HF 患者中,测量就诊时的 BNP 或 NT-proBNP 和 cTn 有助于明确预后或疾病的严重程度。
HF 门诊患者管理:生物标志物(BNP 或 NT-proBNP)指导的 HF 治疗没有明确获益,因此没有得到推荐。
HF 住院管理:在住院的急性失代偿 HF 患者中,BNP 或 NT-proBNP 指导的疗效不明确。
生物标志物的现状与未来将如何前行
目前关于生物标志物相关文献的估计数量>150,000 篇,但用于临床的生物标志物的估计数量在 100 个左右,迄今为止发现的众多生物标记物中,只有少数在临床中应用。
生物标志物临床研究到临床应用转化率低,国内现在在这方面医疗研究并不多见,但这是精准心脏病学未来的一个研究方向。
心衰的生物标志物在未来为我们提供更精确的预防,如预测门诊病人心血管事件;为诊断和预后提供更准确的信息,提高诊断和预后,改善治疗学,对疾病进展更深刻的认识;提供精准的靶向治疗信息,如何更好的在临床中应用(作为研究入排选标准,作为研究终点,解释有效性,作为毒性标志物,作为治疗靶点)。
生物标志物的前行:密切遵守生物标志物分析中的关节标准;必须确定与疾病有关特定相关的省去标志物;生物标志物对治疗的影响需具体研究;药品开发商和监管机构必须考虑这种策略是否可获益;需前瞻性的研究改变目前的药物开发模式。
小结
HF 的发展是一个心肌细胞肥大和纤维化的过程,生物标志物具有多重作用,可以作为鉴别患者异常情况的诊断工具或疾病程度分期的工具、反映疾病预后或预测和监测对干预的反应情况。
生物标志物影响临床决策,不同的心衰标志物承担着不同的临床决策,代谢组学概念与生物标志物相结合,可提高心衰模型精准性,对临床精准诊断,精准心脏病学更有利。
编辑丨宇萱
文章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微信「panda_wq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