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我进入 2018 ADA 专题页面,了解更多精彩会议内容!
近年来,中国糖尿病领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力的研究与数据越来越多,而连续多年出现在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年会中的「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无疑是最闪亮的明星之一。这项历时 30 年的研究仍在不断焕发着新的生命力,6月23日,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巩秋红教授,携世界范围内首次发现的新的研究进展再次站在世界的舞台上,进行了大会口头报告。丁香园特邀巩秋红教授分享该报告的情况。
图1 李光伟教授(右)与巩秋红教授(左)在壁报前合影
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30年随访:生活方式干预减少中国成人糖耐量低减患者心血管事件
生活方式干预可预防或延缓 2 型糖尿病(T2DM),但其对心血管疾病(CVD)的长期影响仍不清楚。我们评估了生活方式干预对中国成年人糖耐量低减(IGT)患者 CVD 事件发生率的影响,随访间期30 年。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DQDPS) 是 1986 年至 1992 年在中国大庆进行的一项随机临床对照试验,576 例成人IGT 患者以小组随机的方式分配至对照组(138例)或三种生活方式干预组(438例)之一(饮食组、运动组、饮食加运动组)。在为期 6 年的积极干预后,参与者被跟踪评估他们的第一次 CVD 事件直到 2016年12 月 31 日。CVD 事件定义为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塞,非致死性中风。
采用 Cox 比例风险分析评估对 CVD 的干预效果。原有参与者中有 542 人(94.1%)有 CVD 事件的数据。随访期间,干预组 192 例和对照组 79 例发生第一次 CVD 事件。干预组 30 年累积 CVD 发生率为 51.8%(95%CI 47.1-56.5),对照组为 65.7%(95%CI 57.8-73.6)。干预组每千人年 CVD 发生率为 21.8(95%CI 18.8-25.1),而对照组为 29.0(95%CI 23.0-36.2)。调整小组随机后,干预降低首次 CVD 事件的风险 27%(HR 0.73,95%CI 0.55-0.96; P = 0.02)。我们的研究首次表明 IGT 患者的生活方式干预显着降低了 CVD 的发病率。研究结果进一步为制定生活方式干预预防 2 型糖尿病的公共卫生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大庆研究:从过去到现在
巩秋红教授首先谈到了这次研究报告的背景,大庆糖尿病预防 30 年随访研究始于 1986年,当时对大庆二分之一的人口进行了血糖筛查,根据糖耐量试验结果,筛查出糖耐量低减患者576 例,这部分人群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研究的设计将 576 例分成了 4 组,其中一组为对照组,另外三组为生活方式干预组(饮食组、运动组、饮食加运动组),进行了为期 6 年的生活方式干预,三组干预组均表现出了非常积极的结果,发现能够显著降低糖尿病的发病风险。该研究也是全世界第一个证明生活方式干预能够预防糖尿病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大庆研究一经发表,便在世界糖尿病学术界产生了不小的影响。美国和芬兰受到启发也分别开展了DPP 研究(美国)和 DPS 研究(芬兰),两者都投入了更多的资源且囊括了更大的人群,最终得到的结论与大庆研究是一致的。之后日本和印度也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并得到了一致的结果。这也就证明,无论是亚洲人群还是欧美人群,生活方式干预确实能够有效预防糖尿病。
只有长期研究才能找到答案:20年不够,我们还有30年
此次口头报告的内容是基于大庆研究长期随访的结果,在大庆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生活方式干预在预防糖尿病的基础上能否预防后续的并发症和死亡。这也就是 20 年随访和 30 年随访结果的由来。
20 年随访研究的结果研究发现, 6 年的生活方式干预在预防糖尿病的同时能进一步降低 IGT 人群的糖尿病的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但是对于心血管事件(CVD)的影响,没有看到统计学差异。
CVD 作为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在 20 年随访结果中已经体现出了一定的趋势,所以团队又坚定地进行了 30 年的随访研究,以期回答尚未解决的问题。可以说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 30 年随访的结果令我们欣慰,在世界上第一次报告了生活方式干预在预防糖尿病的同时能够有效预防 CVD 事件。
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较对照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在 30 年随访中,对照组有 65% 的人发生了心血管事件,干预组为 52%,风险降低了 27%,而且女性的干预效果优于男性。巩教授进一步解释道,为更好理解这一结果,我们计算了NNT(number need to treat),即对 9 例 IGT 成人进行 6 年的生活方式干预,能够在 30 年后预防 1 例心血管事件。研究同时还分析了干预组与对照组都达到 50% CVD 发病率的时间,干预组比对照组推迟了4.8 年,这对于 IGT 人群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望:研究仍在继续,着眼于机制是未来的方向
最后巩教授向我们分享了对于未来中国糖尿病防治工作的展望。目前中国糖尿病患病率日益增高,已成为世界上糖尿病第一大国,但事实上IGT 的流行态势更加严峻,中国最新的研究表明35.7%,也就是约三分之一 的人群处于 IGT 状态,已经接近欧美糖尿病前期的水平。这部分糖尿病前期人群会进一步演变为糖尿病,而糖尿病会引起诸多严重的并发症,增加死亡率。从个人的角度来说,糖尿病是终身疾病,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使患者在精神和身体上饱受折磨,而从国家的角度来说则会给医保以及社会经济带来沉重的负担。
因此,如果能够通过生活方式的干预去预防糖尿病及其相关的并发症,无疑会给患者及国家带来福音。对此,李光伟教授补充道,预防疾病的远期效果总是很难看到,而现在通过长达 30 年的随访研究终于能够证实预防确实有效,希望能够就此促使国家制定相关政策,将一部分投入转移到预防上,从 IGT 开始进行干预,从而达到节约卫生资源,减轻社会经济负担的目的。
虽然目前已经取得了不少喜人的结果,巩教授表示,希望未来能在发病机制方面进行探讨。例如对比干预与不干预的人群,以及对比干预后进展成为糖尿病和未进展成为糖尿病的人群的代谢组学的差异等,从而能够在干预对糖尿病影响的机制上取得进一步的突破。
本文由辛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