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会 |《2018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正式发布——助力提高心衰诊疗水平,全面建设综合管理体系

2018-10-12 22:47 来源:丁香园 作者:宇萱
字体大小
- | +

2018 年 10 月 12 日,值第二十九届长城会(GW-ICC)开幕当日,《2018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在第二十九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上正式发布,为中国心衰诊疗标准化、规范化奠定坚实基础,翻开我国心衰整体防控的「新篇章」。沈阳军区总医院韩雅玲院士,北京医院杨杰孚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健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周京敏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董吁刚教授、安贞医院董建增教授等专家出席了本次发布会。

image.png

新、中、全、实,新版指南助力提高心衰诊疗水平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所有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被称为心血管领域最后的战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冠心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医疗水平的提高使心脏病患者生存期延长,最终发展为心衰,使得心衰患病率及死亡率呈明显升高趋势。与国外相比,我国心衰的发病和防治形势更严峻。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整体心衰诊疗水平的提高,优化医疗资源,最终惠及广大心衰患者,我们发布了《2018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韩雅玲教授表示,「新版指南是在 2014 版的基础上做的更新,简单来说,新指南的特点可以概括为 『新』,『中』,『全』,『实』。新:充分与国际接轨,吸取 2014 年以来国际上药物和器械的最新研究证据;中:保持中国特色,充分结合国内有代表性的临床循证医学证据,中国专家参考文献共 35 篇,比例高达 21%;全:内容详实,全面涵盖心衰发展的全程诊疗,针对特殊人群,如老年心脏病、高原心脏病、心衰合并妊娠等病症的首次添加了相关综述;实:新指南的发布可推动心衰领域的进展,为临床优化治疗,改善心衰患者预后大有帮助。此外,新指南图文结合,便于临床医生的实践。」

五大更新,全面建立心衰综合管理体系

与上版指南相比,新版指南在心衰的诊断、治疗、预后等各方面均进行了更新,强调心衰的综合管理,以预防为主,要加强随访。

杨杰孚教授对此做了进一步介绍,本次指南更新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新版中国心衰指南参考了 2017AHA 指南,在 2014 心衰指南的基础上,采用心衰新的分类及诊断标准。按照射血分数(EF)高低,将心衰分为为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EF<40%),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 EF>50%),以及射血分数处于 40%-49% 临界范围的心衰(HFmrEF)。EF 临界范围的提出有利于我们早期干预,或能延缓心衰的发生,。

第二:强调心衰要早筛早诊,加强预防。心衰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对于处于前两个阶段,心衰症状不明显或心脏尚未发生异常的心衰高危人群来说,提早利用利肭肽(BNP)进行筛查,控制危险因素和干预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左心室功能障碍或新发心衰的风险。并更新了心衰的诊断流程,医生将根据到院就诊患者的病史和体格检查,结合心电图及胸片,与超声心动图、利钠肽水平综合分析,确定心衰分型,患者再开始接受治疗。

第三:在心衰的药物治疗方面,新版指南将已经被纳入欧美指南的创新药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列为Ⅰ类推荐,对于按照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心功能Ⅱ~Ⅲ级,有症状的 HFrEF 患者,若能够耐受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CEI/ARB),推荐以 ARNI 替代 ACEI/ARB,以进一步减少心衰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对于洋地黄药物,经专家反复讨论,及对我国地高辛使用现状,新版指南中,仍按照 2014 心衰指南,对地高辛维持Ⅱa 类推荐。

第四:对于非药物治疗方面,最重要的是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指南对 QRS 波时限推荐由上版 ≥ 120ms 更新为 ≥ 130ms,强调做左束支图形,对常规 CRT 无效者,;推荐左室多部位起搏可用于常规 CRT 无效者,并增加了关于希氏束起搏的相关内容。

第五:加强心衰的综合管理,建立长期随访制度。心衰作为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病,长期随访对于患者管理非常重要。心衰随访不仅是心内科、心外科的问题,需要多学科协作,加强随访,加强患者和家属教育。

杨教授表示,「相信在新版指南的指导下,这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都能够更好地用于心衰患者的临床诊疗,帮助他们改善症状和预后,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最终达到降低患病率、死亡率的目的。」

早诊早治,切实造福中国心衰患者

目前我国心衰患病率为 0.9%,大概有 1000 万左右的心衰患者。心衰作为所有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危害很大,患者的住院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然而,与之相对应的是,许多患者对于心衰的认知不足,对于疾病症状辨识不清。张健教授介绍:「心衰的早期表现是乏力、胸闷、憋气,患者很难及时分辨,从而延误病情。随着疾病的进展,很多心衰患者会出现气短、呼吸困难、夜间不能平卧、端坐呼吸,还有许多患者会合并腹胀及双下肢压限性水肿,或出现血栓、电解质紊乱等。心衰一旦确诊,如果不加重视,可能出现反复住院治疗的情况,对于患者和家庭都会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

既往 30 年的循证医学证据已经证实,至少在相当一部分人群中,心衰可防可治。心衰是很多心脏疾病的最后战场。长期以来,心衰的诊断主要依赖于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患者自行前往医院寻求诊断和治疗。这种情形致使大部分患者都未能得到及时诊断,往往错失最佳治疗时机。对于心衰的防治,重中之重是防控关口前移,而早期识别、客观评价及恰当判定预后是其中的关键环节。随着新版指南的发布,基层医生在其中的作用不断凸显,我们相信,我国心衰的防治水平也会逐步提高,心衰的早期诊断将得到有效改善。」

希望随着指南的应用和推广,可以让最新的治疗理念、方法和手段下沉到基层,使基层医院也能够进行规范化治疗,提高达标率,实现不同级别医院治疗的精准化、同质化,真正做到让患者获益。

大会福利:关注丁香智汇公众号(dxywisdom),回复「直播」即可观看本节长城会会议直播~

想在长城会期间实时掌握更多相关内容?点此关注「GW-ICC2018 专题」,大会实况一手掌握~!

文章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微信「dxywisdom2017」

编辑: 马莹芳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