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庭血压监测指南》在沪首次发布

2019-04-22 09:50 来源:丁香园 作者:
字体大小
- | +

「通过测量血压,每个人都知晓自己的血压是否已经升高并需要管理?已经诊断高血压的患者知晓自己的血压是否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家庭血压监测在这两方面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本指南不仅面向高血压患者或社会大众,也面向高血压管理专业人员,能够帮助高血压管理者充分利用家庭血压监测,并为广大高血压患者或社会大众提供专业化的家庭血压监测指导」。这是 4 月 20 日,在第五届中国血压监测学术会议期间,《中国家庭血压监测指南》发布会上王继光教授强调的。

图片 1.png

本次发布会由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林金秀教授主持,出席的嘉宾有,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刘力生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高血压研究所王继光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孙宁玲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冯颖青教授等,还有及来自全国各地致力于高血压的临床医生参加了此次会议。

据了解,随着高血压诊治理念的创新与发展,家庭血压监测取得了很大进步。电子血压计已经普遍进入家庭,许多高血压患者都比较规范地进行家庭血压监测。家庭血压监测已成为有效提高高血压知晓率与控制率不可或缺的手段。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许多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的家庭血压监测相关技术进步未能充分发挥作用,比如,互联网、无线通信与云计算等各种信息技术高度发达,但血压测量数据的记录、存储、分析、解读等仍处于较低的纸质水平;另一方面,许多尚不成熟的技术却十分吸引公众的注意,比如,无袖带血压测量技术仍处于早期研究与开发阶段,但各种类型的无袖带,甚至是非接触式「血压计」却已随处可见。因此,尽管我国家庭血压监测已经取得了很大的「量」的进步,但还需要提升「质量」,提升家庭血压监测的规范化、信息化与智慧化水平,以进一步推动家庭血压监测事业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家庭血压监测在高血压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图片 2png.png

刘力生教授首先进行了致辞,《中国家庭血压监测指南》的推出,对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高血压诊断的准确性、高血压患者判断预后的准确性、降压治疗的达标率都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可避免「白大衣性高血压」患者过度降压治疗的潜在风险,也可以及时控制「隐匿性高血压」的心血管风险。同时呼吁医生要树立榜样,家庭血压监测从自我做起。

图片 3.png

王继光教授介绍了《中国血压监测指南》的具体内容,从前言、意义、监测方法、血压计的选择(验证)与校准、家庭血压监测的频次、时间、天数及家庭血压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并在最后明确提出建议。王教授强调:(1)在高血压的诊治与管理中,除了测量诊室血压,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建议患者进行家庭血压监测;(2)建议高血压患者选择按照标准方案进行过准确性验证的上臂式示波法全自动电子血压计,并根据上臂周径大小选择大小合适的袖带;(3)家庭血压监测每日早、晚各测量 2-3 个读数,间隔 1 分钟,取平均值。初诊,治疗早期或虽经治疗但血压尚未达标患者,应在就诊前连续测量 5-7 天;血压控制良好时,每周测量至少 1 天;(4)高血压管理者应,积极推动家庭血压监测,包括高血压患者和血压正常者;指导患者规范地进行家庭血压测量;制定或变更治疗方案时参考患者的家庭血压监测记录。

图片 4.png

在接下来的媒体采访环节,围绕家庭血压监测中的问题进行了互动交流。首先针对此次发布的《中国家庭血压监测指南》与之前撰写的《家庭血压监测中国专家共识》的主要更新点,王继光教授指出,根据过去几年研究结果、最近发布的国外指南及高血压管理中的现实问题进行修改,主要在以下几方面:(1)对于血压计的推荐,明确建议使用上臂式示波法全自动电子血压计,不建议使用手指式全自动示波法电子血压计、各种类型的无袖带血压测量;(2)血压测量次数、时间、天数进了修改,建议早上起床和晚上睡觉前都要测量血压,并写出起床和睡觉前 1 小时内测量;(3)建议测量家庭血压时要记录应记录起床、上床睡觉时间,三餐时间,以及服药时间,这样会影响血压值;(4)关于血压值的诊断标准,明确早晨和晚上的平均血压值标准为 135/85 mm Hg 。

图片 5.png

孙宁玲教授针对新一版《美国高血压指南》更新幅度较大,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此次《中国家庭血压监测指南》的制定是否受到美国高血压指南更新的影响,孙教授介绍到:我们此次制定的指南没有受到国外指南的影响,对家庭血压监测指南的标准没有什么区别,只是诊室血压值目前各国情况不同,本次指南主要是根据我国血压管理的需求来制定,血压管理不能仅靠诊室血压,还需要家庭自测血压,这就需要有方法,有标准、有规矩才能提供可靠的数据值,并呼吁一方面告诉医生要规范,另一方面患者要规范。

图片 6.png

远程家庭血压监测技术作为一种社区高血压干预措施来组织实施,在降低干预对象血压值和提高血压控制率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远程家庭血压监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林金秀教授进行了精彩的回答,目前血压监测一种是自己手工记录,另一种是自动记录远程传输以进行血压监控。血压自动记录传输应该是以后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在上海等地方已经做了部分尝试,不过还停留在初始阶段,随着互联网+推广和 5 G 技术应用,血压管理将从个体化管理模式,发展到群体模式、系统管理模式,甚至可以实现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智能化管理。

图片 6png.png

对于家庭血压监测和远程家庭血压监测的区别,冯颖青教授介绍到,在远程血压监测是在家庭血压监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优势是,(1)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加入远程血压监测监测的患者要比家庭自测血压的更积极主动;(2)远程血压监测可以更好的沟通医生、管理人员、上级医生、患者和家属,及时解决遇到问题;(3)便于患者血压管理,在广东省社区进行了远程血压监测的尝试,能加强病人信任,与医生之间的互动,对慢病管理有比较好效果。随着更多的智能化设备涌入,远程自测血压、血糖、血脂都可以进入到医生的平台中,可以对大数据分析和患者管理是无可比拟的。

图片 7png.png

在媒体的踊跃提问和专家详尽的解答中,进一步深入的了解《中国家庭血压监测指南》的临床指导意义,家庭血压监测除了可以提高高血压的诊断水平,还可以提高高血压控制率。家庭血压监测可以让接受降压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充分了解其血压水平,及时检测到尚未控制的血压,为调整降压治疗方案提供决策依据,及早将血压控制到目标水平。

编辑: 张宇萱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