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出血是脑血管事件的强预测因子

2013-10-05 20:46 来源:丁香园 作者:箫砚
字体大小
- | +

森林图:meta分析各单项研究中斑块内出血(IPH)的危险比

研究要点:

  • 很多研究表明,MRI下发现IPH的个体,无论是否有临床症状,IPH均与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有关。但是这些研究相对较小,事件发生的绝对数字较低且研究人群异质性较高。
  • 本篇文章对现有研究和相关数据进行了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旨在评估MRI下颈动脉斑块内出血(IPH)对脑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 MRI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出血是脑血管事件的强预测因子。


很多证据显示,磁共振成像下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血管事件高风险有关。尽管这一无创技术对于预测脑血管事件可能具有很重要的临床价值,但是目前的临床研究样本数据较小,且研究人群比较混杂。本篇文章对现有研究和相关数据进行了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旨在评估MRI下颈动脉斑块内出血(IPH)对脑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研究人员自2012年9月开始检索了PubMed, EMBASE,以及Cochrane Library 三大数据库中的研究数据。最终,共有8项研究的试验数据被纳入分析,这8项研究中共有689名参与者接受颈动脉MRI检查。

统计数据显示,IPH发生的基础值较高,为49.0%。随访平均时间为19.6个月之后,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次数为108次(事件发生率为15.7%)。发生IPH的人群,其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要高6倍。检出IPH人群的脑血管事件季度发生率为17.71%,未检测出人群的脑血管事件季度发生率2.43%。多元分析显示,有症状个体发生脑血管事件的风险要高于无症状个体。

研究人员由此得出结论,MRI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出血是脑血管事件的强预测因子。今后还需要更多同质性研究,以便评估干预试验的证据水平。

研究背景:

近期研究表明,斑块内出血(IPH)在斑块进展以及白细胞浸润等方面发挥主要作用,并且或许可以用来评估未来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因此,斑块内出血是否是引发急性临床事件的重要因素,对临床研究以及未来的临床实践都将由重要作用。

目前为止,我们对IPH的了解绝大部分是基于解剖学研究或颈动脉或股动脉内膜切除样本,以及动物研究。目前,随着高分辨率黑血核磁共振成像的引入,IPH的无创诊断是可行的,且与组织病理学相关性良好。因此,已有一些研究评估了IPH与斑块进展和患者症状之间的关系,并且结果表明IPH与急性脑血管事件之间具有相关性。近期的另外一项MRI研究也支持这种相关性,这项研究的研究对象是具有临床症状的颈动脉硬化人群,结果表明,MRI下发现IPH的个体更有可能发生自发的微栓子活动和缺血性脑梗塞病灶。此外,颈动脉斑块分型为MRI-VI型者与同侧TIA和缺血性脑卒中有关。

很多研究表明,MRI下发现IPH的个体,无论是否有临床症状,IPH均与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有关。但是这些研究相对较小,且事件发生的绝对数字较低;此外,已经发表的研究之间具有异质性,而且风险估计值的可信区间较宽。

因此,研究人员收集了颈动脉MRI与预后相关的一些临床研究,对此做一综述并进行meta分析。

A(上图):T1加权脂肪抑制后MRI影像:86岁老年患者,急性缺血性中风,同侧颈内动脉有较大粥样硬化斑块且版块内出现内出血
A(下图):T1加权脂肪抑制后MRI影像:68岁无症状患者,患者长期存在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两侧颈外动脉均有大型颈动脉斑块且两侧均未发生斑块内出血
B:这一患者的左侧颈内动脉具有症状性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箭头所指区域在TOF技术和脂肪抑制技术下,T1加权的MRI黑血成像上均呈高信号。这种表现与斑块内出血一致。相应区域在T2加权的MRI黑血成像上呈低信号,提示为急性I型出血。CE-T1w影像显示,这一病灶并不摄取对比增强剂,提示病灶核心富含脂质或坏死物质。
C:箭头所示,右侧颈总动脉有一大型偏心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这一斑块在TOF和T1加权影像下均呈等信号强度,T2加权影响呈现低信号强度。提示斑块核心富含脂质或坏死物质并且没有内出血。CE-T1w影像下可见一小的对比增强带。
CCA:颈总动脉; ECA:颈外动脉; ICA:颈内动脉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晓燕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