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测量
新指南仍视诊室血压为诊断高血压的金标准,高血压定义对比2007 年版也未作修改。整体心血管风险评估 对无CKD、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据SCORE 模型进行心血管风险分级是基本要求。新指南进一步细分了不同时期CKD、伴或不伴器官损害的糖尿病所对应的心血管风险。在具一般风险的人群中,器官损害须纳入考虑范围。专家们在高血压患者须随时监测肾脏功能方面也达成共识。
药物治疗启动时机
高血压Ⅰ级患者,若心血管风险较低,可先调整生活方式,控制不佳时再选用药物治疗;若已有靶器官损害、心血管疾病、CKD、糖尿病,药物控制血压势在必行。高血压Ⅱ级和Ⅲ级患者,不论是否存在心血管风险,均应在改变生活方式基础上进行药物治疗。指南首次提出,对血压处于正常高限人群不必用药;单纯收缩压高于正常的青壮年,暂无足够证据显示其须服药,但必须改变不正确的生活方式。
降压目标
与2007 版指南不同,除糖尿病患者须控制血压于140/85 mmHg,其余人群不论心血管风险等级,降压目标均为140/90 mmHg。
如何选药
指南淡化一线药物的概念,除特定人群存在首选用药外,对一般高血压不作层次性推荐,突出因人制宜。首选单药还是联合治疗取决于患者的血压水平及心血管风险的最初水平,同时取决于患者的年龄、药物耐受力等方面,药物的数量及剂量应循序渐进。
特殊人群治疗
新指南推荐了更多特殊情况的高血压治疗,所有种类的降压药均有效,联合治疗常纳入考虑范围。新指南较详细地阐述了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
长期高血压管理
专科医生、护士、药剂师包括社区医生等应组成治疗团队,制定明确的治疗方案,回答患者疑问,提供相应的药物治疗,对患者的生活方式等进行指导。此外,还可利用发达的通讯方式,及时与患者进行交流,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等。
附本文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肾脏内科倪兆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