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 值从 32% 增长到 42%,却是因为停了药?!

2020-05-13 09:19 来源:微信公众号 - dxy_heart_today 作者:心血管时间公众号
字体大小
- | +

遇到疾病,针对性用药,是临床的惯性思维,但你有考虑过,在某些情况下,「停药治疗」也很有必要。


指南推荐,CRT 实锤?

84 岁男性,既往房扑病史 10 余年,当时患者由于严重的心悸症状接受电复律治疗,并开始长期口服普罗帕酮(325 mg,1 天 2 次)。

幸运的是,服药后患者长期维持窦性心律,未再出现心悸症状和心律失常复发。

6 个月前,患者又被确诊患有缺血性心肌病,左室射血分数(LVEF)降至 32%,确诊同时发现多支冠状动脉存在严重狭窄,并接受了介入治疗。

虽然介入后又按指南推荐接受了 3 个月的规范心衰药物治疗,但多次随访发现,患者的心衰症状和 LVEF 并没有明显改善

同时他的心电检查结果提示为窦性心律,心室率大约 60 次/分,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QRS 波宽度 196 ms(见图 1)。

图 1. 患者心电图呈窦性心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QRS 波宽度 196 ms

图源:Circulation


缺血性心肌病、慢性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HFrEF),LVEF < 35%,规范的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心电图呈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QRS 波宽度 > 150 ms,根据指南推荐,这样的患者考虑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再合适不过了。

图 2. 慢性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治疗流程图图源: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然而,事实真的这么简单吗?

抽丝剥茧,原来是它的「罪」

纵然患者此次就诊目的明确,冲着接受 CRT 手术来的,但就诊后,接诊医生还是对患者的既往病史进行了详细回顾。

在用药史方面,患者确诊缺血性心肌病后依然长期口服普罗帕酮,虽然该药对他来说已并不适用。

经验老道的医生敏感地发现,患者的左束支传导阻滞和 QRS 波增宽可能与普罗帕酮有关于是暂缓了手术,并嘱患者停用了普罗帕酮。

2 周后复查心电图发现,左束支传导阻滞已消失,QRS 波宽度从 196 ms 缩短至 100 ms,但同时心电图上出现了频发室性早搏(见图 3)。
图 3. 2 周后复查心电图提示左束支阻滞消失,QRS 波缩短至 100 ms,出现频发室性早搏图源:Circulation

2 月后复查心脏超声发现,LVEF 已从 32% 增长到 42%,但同时复查 48 小时动态心电图发现患者室早的负荷高达 12%

由此分析,患者长期服用的普罗帕酮导致了左束支传导阻滞和心衰加重,但同时也有效抑制了室性早搏

最终患者未行 CRT 手术,停用了普罗帕酮,保留了 β 受体阻滞剂治疗。



普罗帕酮的「功」与「过」


近几年,导管消融技术的不断突破,成为治愈心律失常领域的有效手段。然而,药物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始终是心律失常治疗的基石。

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机制复杂,具体包括如下几类(见表 1)。

表 1. 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

普罗帕酮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之一,隶属于药物分类中钠通道阻滞剂的 Ic 类,适用于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包括口服和静脉注射两种剂型,具体用法如下:

• 口服初始剂量 150 mg、1 次/8 h;如需要,3~4d后加量到 200 mg、1 次/8 h;最大 200 mg、1 次/6 h。

• 如原有 QRS 波增宽者,剂量不得 > 150 mg、1 次/8 h。

• 静注可用 1~2 mg/kg,以 10 mg/min 静注,单次最大剂量不超过 140 mg。

在心律失常治疗领域,有一个至理名言:「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都有致心律失常作用」。1991 年发表的心律失常抑制实验(the Cardiac Arrhythmia Suppression Trial,CAST)为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敲响了警钟。

该研究对心肌梗死后有症状或无症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 Ic 类抗心律失常药。结果显示,药物有明显的抑制心律失常作用,显著减少室性早搏的数量。

但出乎意料的是治疗组病死率增加、再发心肌梗死者增多、两年存活率减少、心力衰竭加重、致命性心律失常增多,最终该实验被提前终止

可以说,CAST 实验的结果与本案例中患者的临床表现不谋而合。

普罗帕酮的副作用为室内传导障碍加重,QRS 波增宽,出现负性肌力作用,诱发或使原有心衰加重,造成低心排血量状态,进而室速恶化。

因此,心肌缺血、心功能不全和室内传导障碍者相对禁忌或慎用。


划重点

临床遇到左束支传导阻滞、QRS 波增宽的患者,需询问用药史,注意鉴别 Ic 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国内最常用的是普罗帕酮),你记住了吗?


责编:丽雅

参考文献:

[1]Michael Jiang, Bradley P. Knight, Nishant Verma, et al. Conduction Abnormalities and Ischemic Cardiomyopathy in an 84-Year-Old Man. Circulation. 2020; 141: 1268–1270.

[2]Echt DS, Liebson PR, Mitchell LB, Peters RW, Obias-Manno D, Barker AH,Arensberg D, Baker A, Friedman L, Greene HL.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in patients receiving encainide, flecainide, or placebo: the Cardiac Arrhythmia Suppression Trial. N Engl J Med. 1991;324:781–788.

[3] Samaan RA, Sobamowo HO, Tamburrino F, Grodman R, Isber N. Syncope, widened QRS interval, and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depression: coincident with propafenone therapy for atrial fbrillation. Tex Heart Inst J.2010;37:476–479.

[4]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力衰竭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 2018.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8;46(10):760-789.       

用药助手.png                 

编辑: 黄建琴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