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研究者在世界各地开展了为数众多的有关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对照研究,但是尚缺乏足够研究来对比不同国家不同卫生系统之间的异同。
因此,英国研究者开展了相关研究。他们比较了瑞典与英国两地的心肌梗死方面的临床治疗情况。其研究结果发表于 The Lancet 杂志。
研究者从瑞、英两国 2004 年至 2010 年的国家患者注册登记系统选取患者,这些患者均来自两国可以提供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的医院。研究将患者入院 30 天全因死亡率作为主要终点事件。研究者采用间接病例组合标准化处理(casemix standardisation)来比较两国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
研究者分别从英国和瑞典选取了 119786 例与 391077 例患者。瑞典 30 天死亡率为 7.6%,英国 10.5%。研究者统计了包括肌钙蛋白水平、ST 段有无升高、年龄、性别、心率、收缩压、糖尿病状况及是否吸烟临床相关的亚组数据,英国死亡率依然较高。
与英国相比,瑞典患者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时间更早,接受治疗的比例较大。而在出院后,瑞典患者服用β受体阻滞剂的频率也较高。在病例组合标准化处理后,英、瑞 30 天死亡率比为 1.37,英国组约有 11263 例过多死亡病例;另一方面,该比例随时间减低。
研究者表示,此次试验为改进临床治疗方式及优化医疗资源使用提供了依据。首先,瑞典心肌梗死患者支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开展情况,以及β受体阻滞剂药物依从性都要优于英国,这或可成为解释两国死亡率差异的证据。
研究者同时指出,还有很多临床因素没有纳入本次研究统计,这部分因素很可能也造成了两国死亡率的差异,这些因素包括药物剂量、治疗时间窗、药物依从性、术者经验差异、护理方式差异、诊断辅助工具及社会文化因素等。上述因素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加以证实。
该研究为我们以后的研究提出了新的问题及方向:
第一、诸如护理方式在内的治疗细节因素在地区或国家间的差异,以及这是否会带来实际的临床影响。
第二、国家机构或相关组织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临床治疗的效果,这点尚不清楚。
第三、有必要开展多国间的数据对比研究。
第四、通过国家电子健康数据,我们可以将这种「对比」应用到更多的研究领域,例如院内、出院之间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