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服用阿司匹林,这 4 条建议需牢记!

2021-09-08 09:53 来源:微信公众号 - dxy_heart_today 作者:陈牧雷
字体大小
- | +

导读

冠心病是一种长期性的终生疾病,其主要发病机制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其中不稳定斑块破裂可引起血小板激活和聚集,诱发血栓形成 [1]。因此,冠心病患者应长期进行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是一种抗血小板药物,可有效抑制冠心病患者血栓的形成。


但是在实际临床实践中,有超过半数的患者没有规范化使用阿司匹林。其中用药剂量不准确(44.38%)是主要原因。此外,患者还存在随意停药或漏服药(10.96%)等问题 [2]。那么,到底该如何规范化使用阿司匹林呢?


临床中,规范化使用阿司匹林需要注意 4 点:适宜剂量的选择、合适剂型的选择、正确的用药时间和规范的用药疗程。



01、适宜剂量的选择


阿司匹林 100 mg 是风险和获益博弈后的平衡之选。研究表明,使用剂量为 75~150 mg/d 时,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了 32%,显著优于其他剂量组 [3]。剂量 > 100 mg/d 时,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对危险度更高(图 1)[4]。但是,当使用剂量过低时,可能导致血小板抑制不足,从而影响临床疗效 [5]。因此,国内外指南一致推荐,冠心病患者长期使用阿司匹林 75~100 mg/d。


图 1 75~100 mg/d 是心血管获益最大、出血出少的剂量



02、合适剂型的选择


服药数量增加会影响依从性,单片剂型依从性更高。一项研究共纳入 17,465 例服用降压药的高血压患者,旨在比较服用不同药物数量患者的依从性,随访时长 12 个月。结果显示,相较于 1 片,使用 2 片或 3 片分别增加患者停药风险 89% 和 149%。此外,服用 2 片 50 mg 药物的情况下,患者可能更易自行减量(图 2)[6]。


图 2 使用 2 片或 3 片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停药风险大幅增加


此外,鉴于消化道不良反应是抗血小板药物常见的副作用。选择适合的剂型,例如肠溶片剂,也至关重要 [7]。一项研究共纳入 132 例患者,按照用药种类分为普通阿司匹林片组(60 例)和阿司匹林肠溶片组(72 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显示,阿司匹林肠溶片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普通阿司匹林(2.78% vs. 16.67%,p < 0.05)(图 3)[8]。


图 3 普通阿司匹林和阿司匹林肠溶片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03、正确的用药时间


阿司匹林肠溶片具有抗酸不耐碱的特征,应在餐前 30 分空腹时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的肠溶包衣抗酸而不耐碱,餐前胃内酸性环境强,胃排空速度快。此时服用阿司匹林,药物在胃内停留时间短而不易溶解,直到肠道碱性环境下才发生作用,可减少胃不适等不良反应发生 [7]。


2017 年发表的一项研究,共纳入 572 例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 100 mg/d 的患者,分为餐前(30 min)、饭间、饭后(30 min)三组,随访 6~9 个月,观察其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显示,餐前服药的患者不良胃肠道反应和胃黏膜损伤比例显著低于餐中和餐后服药者(P < 0.05)(图 4)[9]。


图 4 阿司匹林肠溶片餐前空腹服用减少消化道损伤



04、规范的用药疗程


研究表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降低患者每年发生严重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3],为患者带来终生获益。停用阿司匹林,发生严重不良心脏事件的风险将会增加 3 倍 [10]。此外,阿司匹林消化道损伤多发生在三个月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使胃肠道逐渐耐受而损伤减少 [4, 11]。



小结


规范使用阿司匹林可以使心血管不良反应最小化,使患者临床获益最大化。为了实现阿司匹林的规范化应用,临床应将使用剂量控制在 75~100 mg/d,选择肠溶剂型,同时在餐前空腹服用,并长期坚持使用(图 5)。


图 5 阿司匹林规范使用,可最小化不良反应,最大化心血管获益


专家介绍


陈牧雷   教授

医学博士,现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内科教研室副主任,心内科主任,冠心病监护室主任。

中华医学心血管病分会心力衰竭专业组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检验医师协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心血管疾病防治委员会监事,北京医学会内科学分会常委,北京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九届委员会心血管病交叉学组委员,北京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九届委员会心血管病大数据学组委员,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高血压防治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北京微创医学会委员,朝阳区医疗技术鉴定委员会专家。

目前主要从事心内科危重症患者的诊断、监护与药物治疗。曾参与 TUCC、CCS-2、TIMI25、OASIS6、HPS-2、HPS-3 等多项国际、国内大规模药物临床试验。

从医以来,发表专业论文 20 余篇,参加 6 部专著的编写,参与的《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临床系列研究及其全国推广应用》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参与完成的「心力衰竭与相关疾病的遗传免疫机制及临床治疗研究」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内容策划:马腾

内容审核:庞芬

题图来源:站酷海洛


参考文献

[1]. BOBADILLA R V.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Focus on Antiplatelet Therapy [J]. Critical care nurse, 2016, 36(1): 15-27.

[2].  李宏林. 阿司匹林在临床合理使用的调查分析 [J]. 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2012, 14(16): 36.

[3]. Collaborative meta-analysis of randomised trials of antiplatelet therapy for prevention of dea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stroke in high risk patients [J]. BMJ (Clinical research ed), 2002, 324(7329): 71-86.

[4]. LANAS A, GARCíA-RODRíGUEZ L A, ARROYO M T, et al. Risk of upper gastrointestinal ulcer bleeding associated with selective cyclo-oxygenase-2 inhibitors, traditional non-aspirin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aspirin and combinations [J]. Gut, 2006, 55(12): 1731-8.

[5]. MALHOTRA S, SHARMA Y P, GROVER A, et al. Effect of different aspirin doses on platelet aggregation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J]. Internal medicine journal, 2003, 33(8): 350-4.

[6]. XIE L, FRECH-TAMAS F, MARRETT E, et al. A medication adherence and persistence comparison of hypertensive patients treated with single-, double- and triple-pill combination therapy [J]. Current medical research and opinion, 2014, 30(12): 2415-22.

[7].  汪芳. 正确认识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 [J]. 中国全科医学, 2016, 19(32): 3897-901.

[8].  门正昆, 王英. 肠溶型阿司匹林与普通阿司匹林临床中肠胃道不良反应的分析 [J]. 中外医疗, 2015, 34(35): 35-7.

[9]. GUO W, LU W, XU Y,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Adverse Gastric Reactions and the Timing of Enteric-Coated Aspirin Administration [J]. Clinical drug investigation, 2017, 37(2): 187-93.

[10]. BIONDI-ZOCCAI G G, LOTRIONTE M, AGOSTONI P, et al.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n the hazards of discontinuing or not adhering to aspirin among 50,279 patients at risk for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J].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06, 27(22): 2667-74.

[11]. HUANG E S, STRATE L L, HO W W, et al. Long-term use of aspirin and the risk of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J].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 2011, 124(5): 426-33.

编辑: 王锦玥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