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率多少属于「相对缓脉」?见于哪些疾病?

2022-02-22 10:37 来源:丁香园 作者:李勇
字体大小
- | +

最近经常有老师在讨论军团菌肺炎与鹦鹉热时提及相对缓脉,什么是相对缓脉,其临床意义是什么,我们翻书找答案一起来复习一下。


定义:  
19 世纪德国学者 Carl von Liebermeister 发现伤寒具有相对缓脉(relative bradycardia)现象  [1]。
相对缓脉是很多感染性疾病的重要诊断性发现,其诊断标准在不同文献及教科书中有所不同。
2017 年我国《发热待查诊治专家共识》(点击蓝字阅读):一般情况下,体温每升高 1 摄氏度(°C),心率加快 10~15 次/min,若出现心率未相应增加,需考虑相对缓脉或是伪装热  [2]。
国外很多学者认为发热时体温每升高 1 华氏度(°F),心率加快 10 次/min,若发热时心率未有相应增加,应考虑相对缓脉  [3-4]。
华氏度  = 32 + 摄氏度 × 1.8,就是说每增加 1 摄氏度,对应增加 1.8 华氏度,看来中外有所差异,但也不必过于纠结,这对临床判断影响不大。
诊断标准:  
1.  年龄 ≥ 13 岁
2.  体温 ≥ 102°F(38.9°C)
3.  测量体温时同步测量脉率
4.  正常窦性心率而无心律失常、二度、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无心脏起搏器
5.  未使用 β 阻滞剂
当体温 < 38.9°C(也有说<38.3°C)时,体温与脉率的相应关系较弱,较难判断相对缓脉。体温与脉率的具体对应关系可见表 1。
表 1  体温与脉率的对应关系  [4-5]


备注:两种脉率分别来自不同文献
发病机制:  
相对缓脉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了,推测可能是感染引起交感迷走神经功能失调,还可能有免疫机制参与,影响心脏起搏细胞(窦房结)从而导致相对缓脉  [4]。
常见原因:  

非感染性病因:淋巴瘤、药物热、伪装热、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与周期性中性粒细胞缺乏等;


感染性病因:主要见于革兰阴性胞内菌感染,如伤寒、军团菌肺炎等,也包括病毒、寄生虫感染(详见表 2),有学者发现 56% 的住院新冠肺炎患者伴有相对缓脉  [6]。


表 2  相对缓脉的常见病因  [3]


临床意义:  
1.   肺炎 + 相对缓脉:要考虑到非典型病原体,如军团菌、Q 热与鹦鹉热等;
2.   住院患者 + 多药治疗 + 已排除其它发热病因 + 相对缓脉:要想到药物热;
3.   皮疹 + 相对缓脉:斑疹伤寒、洛基山斑点热(主要见于美国与中南美洲);
4.   出血性皮疹 + 全身中毒症状 + 相对缓脉:病毒性出血热;
5.   头痛 + 便秘 / 腹泻 + 咳嗽 + 相对缓脉:伤寒第 1 周  [6]。
总结:  
相对缓脉是发热性疾病的重要临床发现,是发热性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的重要床旁工具,有助于鉴别某些感染性与非感染性疾病,但目前认识不足。


排版:美超

投稿:wangmeichao@dxy.cn

题图:站酷海洛



参考文献

1.  Seneta E, Seif FJ, Liebermeister H, Dietz K. Carl Liebermeister (1833–1901): A Pioneer of the Investigation and Treatment of Fever and the Developer of a Statistical Test. J Med Biogr 2004;12:215–21. doi: 10.1177/096777200401200411.
2.  《中华传染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发热待查诊治专家共识.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17;35:641–55. doi: 10.3760/cma.j.issn.1000-6680.2017.11.001.
3.  Cunha BA. The diagnostic significance of relative bradycardia in infectious disease. Clin Microbiol Infect 2000;6:633–4. doi: 10.1046/j.1469-0691.2000.0194f.x.
4.  Ye F, Hatahet M, Youniss MA, Toklu HZ, Mazza JJ, Yale S.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Relative Bradycardia. WMJ Off Publ State Med Soc Wis 2018;117:73–8.
5.  Epomedicine. Relative Bradycardia [Internet]. Epomedicine; 2017 Nov 1 [cited 2022 Jan 20]. Available from: https://epomedicine.com/clinical-medicine/relative-bradycardia/.
6.  Capoferri G, Osthoff M, Egli A, Stoeckle M, Bassetti S. Relative bradycardia in patients with COVID-19. Clin Microbiol Infect Off Publ Eur Soc Clin Microbiol Infect Dis 2021;27:295–6. doi: 10.1016/j.cmi.2020.08.013.


编辑: 王锦玥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