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 6 月 20 日,英国格拉斯哥全科医生 McCartney 在 BMJ 上发表了一篇题为「Is discussing futile treatments really best for dying patients?」的文章。文中指出心肺复苏(CPR)对于某些临终患者(文中为一位肺癌晚期,颈椎严重骨折且治疗没有改善的患者)而言实属徒劳,而上诉法院的法官则强调了 CPR 可以成功挽救生命的可能性。
尽管 CPR 对很多患者着实有效,但 2013 年的一项系统性回顾研究证实对于患有癌症且身体状况很差,采用姑息治疗的患者,CPR 可能以失败告终。这一信息对于患者如何选择走完生命最后一程以及医生如何治疗这部分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
McCartney 医生和法官们都强调了和患者及家属情感沟通的重要性,但沟通难点之一或许是对于 CPR 真实情况的基础知识的缺乏。与真实情况相反,电视上所描述的 CPR 可能成功率未显示年龄相关差异。
尽管法院指出 DNACPR 知情书会影响大于一半的人群,但事实上远不止一半。法院忽略了死于家中的人群,而这部分人群数目逐渐增加,另外未将成功复苏,但无法幸免于年龄或其他原因死亡的人群纳入在内。
媒体相关媒体本是共享 CPR 重要信息及其成功局限性的良好媒介,但目前看来像是一种资源浪费。
由于班外全科医生经常需要确认接受 CPR 患者生存情况,而调查的结果是完全复苏有时候甚至是有害的。
虚弱、年老接受姑息治疗的患者躺在地板上,衣衫不整,嘴里插着气管插管的情景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患者家属对于所发生的一切无疑会感到痛苦,而且更无法对一具接受医学处理的尸体说一声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