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国际基因组学大会,名家齐聚杭州——丁香园将进行专访

2006-10-14 00:00 来源:丁香园 作者:丁香园通讯员
字体大小
- | +
“2006国际基因组学大会(中国杭州)”会议暂定议程:

2006年10月23日晚 基因组大会开幕
2006年10月24日/25日 大会内容

第一议题 基因组学的来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起源﹑开始﹑执行及其它相关计划)
I1. 测序技术的建立﹑工作框架图和规模化测序
I2. 比较基因组学
I3. HapMap﹑ENCODE及其它计划

第二议题 基因组学的未来
II1. 医学测序及个性化基因组学
II2. 基因组学的应用及其它“组学”

第三议题 肿瘤基因组学和医学基因组学
III1. TCGA(The Cancer Genome Atlas)和其它肿瘤基因组学研究
III2. HapMap 和复杂疾病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第四议题 测序及其它新技术
IV1. 新一代测序技术
IV2. 芯片、蛋白质组及其它技术
IV3. 生物信息学

第五议题 基因组学研究相关的伦理﹑立法和社会问题(ELSI)
V1. 基因组数据的公布和共享
V2. 基因组研究的国际合作和全球化
V3. 个性化基因组学中的人类尊严和其它伦理问题

第六议题 亚洲的基因组学 印度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泰国 越南 中国香港 台湾

会议有关事项
1.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国家级I类10学分
2.会议时间、地点: 2006年10月21日,杭州花港海航度假酒店报到(总机:0571-87998899);
10月22日~25日会议,10月26日上午12:00前撤离。
3.收费标准及汇款办法:信息资料费共计1600元/人。人数限为三百人;报名截止日期为2006年10月20号,以汇款邮戳日期为准。
汇款至:杭州华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汇款银行:杭州商业银行之江度假区支行。帐号为:77418100005446
4.代表的食宿由会议统一安排,费用自理,回原单位报销。(亦可自理)
5.会议联系人:赵胜,田薇,林真宇,孙鹏程。
地址:杭州市之江路51号,浙江大学沃森基因组科学研究院/杭州华大基因研究中心,邮编:310000
电话:8008289631(免费咨询),0571-56805877 传真:0571-56805884,
E-mail:spc761111@yahoo.com.cn 、zhaosh@genomics.org.cn

下载报名表:

国际基因组学大会邀请函.doc (498.0k)

与会专家介绍

詹姆斯•沃森(James Watson,美国)

1928年4月6日出生于美国的芝加哥。1947年毕业于芝加哥大学。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发现遗传物质DNA(脱氧核糖核酸)具有双螺旋构造,他们将自己的发现发表在1953年4月25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这项发现,是20世纪继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之后的又一划时代发现,它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分子的层次。为此,他与克里克和威尔金斯分享了1962年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沃森不仅因当年发现基因的螺旋机构而获得了诺贝尔奖,而且是现代生命科学和基因组科学的权威。1968-1993年,沃森担任冷泉港实验室主任,他所在美国的研究基地“冷泉港” 是国际生命科学领域的顶级研究机构,被誉为生命科学的圣地。1990-1992年,沃森担任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主任,1994至今担任冷泉港实验室负责人。

约翰•萨尔斯顿(John Sulston,英国)

1942年3月27日生于英国,1963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学士学位,为英国剑桥桑格中心(The Wellcome Trust Sanger institute)前任主任。92年起领导英国剑桥的基因组中心,先和华盛顿大学的沃特斯顿(Bob Waterston)共同领导线虫基因组测序,以后他们和麻省理工的兰德(Eric Lander)是人类基因组的学术领头人,在基因组研究方面有重要贡献。2002年因基因对生物的发育成长与细胞自杀的控制机制(又称细胞凋零程序)研究和悉尼•布雷内、罗伯特•霍维茨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同时,在2001年度被封为爵士称号。

艾瑞克• 兰德(Eric Lander,美国)

是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核心人物、国际权威专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和医学院院士。兰德博士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学教授,他创建和领导的麻省理工学院基因组研究中心(The Whitehead Institute),是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美国部分的主要贡献者。兰德博士还担任制定公众政策的美国国家筹划委员会主席及其它有关政府部门和科学研究委员会的主席,资深科学学术杂志的编辑/顾问,千年医药公司的首席科学顾问和主任之一。1999年10月兰德博士受克林顿总统夫妇邀请在美国白宫做新千年演讲。其主持的Whitehead研究中心是规模最大的公益基金资助的中心,开发了很多用于现代基因组研究的工具软件。

弗朗西斯•柯林斯(Francis Collins,美国)

美国国立卫生院(NIH)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医学院院长,国家科学院院士。他担任了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总协调人,在争取政府与公众的支持,协调各国间的合作关系及在保护人类基因组基本数据方面,他都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柯林斯博士的支持对我国成功参与国际人类组计划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并且在宣布“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即将完成等重要历史性宣言中,特别强调中国的参与对整个人类基因组计划成功的重要作用。成为詹姆斯•沃森的继任者

杨焕明教授

1952年10月6日出生。获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所长、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国家八六三计划”生物和现代农业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遗传资源管理办公室”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杂交水稻基因组”协作组协调人。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国际“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HapMap)计划”协作组中国协调人。国家自然基金委“杰出人才基金”的第一批获得者;2002年被美国《科学的美国人》杂志评为“2002年世界科学领袖”;2003年被日本“Nikkei”基金会授予Nikkei亚洲科技奖。

于军教授

1984年在中国科学院攻读硕士学位时获CUSBEA奖学金赴美学习,1990年获纽约大学生物学博士学位。1990年至1993年期间任纽约大学助理教授。1993年到华盛顿大学Maynard Olson实验室,创立了“多元限制酶切全切法”,1998年于军参与组建遗传所人类基因组中心,1999年参与创建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并任副主任。在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卷”的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的任务完成中立下了头等大功。

祁鸣博士

回国前就任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病理系和心脏病研究中心助理教授、临床分子遗传学中心实验室主任,现为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浙江大学沃森基因组学研究院和医学院特聘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遗传学中心主任,同时为美国医学遗传科学院院士(Fellow of American College of Medical Genetics)、国际基因组组织(HUGO)特聘讲师团成员和美国病理科学院临床诊断室资格鉴定师(CAP Inspector)。2006年被哈佛医学院遗传与基因组学中心聘为顾问和分子医学实验室代理主任。


编辑:西门吹血
分页: [ 1 ]   [ 2 ]  

编辑: ache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