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植入装置感染发生率及相关预测因素

2014-10-09 12:15 来源:丁香园 作者:zhouxinbin
字体大小
- | +

置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后相关感染发生率持续增加,甚至超过了ICD置入率。为进一步明确ICD感染的发生率及其预测因素,美国华盛顿大学Jordan M博士等进行了一项大型队列研究。结果显示ICD相关感染发生率为1.7%,文章最近发表于Circulation杂志。

该注册研究纳入了2006年至2009年期间,共200909例ICD植入患者。随访其出院后6个月内的ICD相关感染情况,并根据国际疾病分类 (ICD-9)编码分类。同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ICD感染相关因素。

结果显示,200909例ICD置入患者中,共3390例患者出现ICD感染,感染率1.7%。其中单腔、双腔和双室ICD感染率分别为1.4%、1.5%和2.0%(P<0.001)。装置更换患者的感染发生率高于首次置入者,分别为1.9%和1.6%(p<0.001)。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感染相关因素主要为置入除颤器后需再次介入时发生的不良事件(OR:2.692;95%CI: 2.304–3.145),心脏瓣膜手术史(OR:1.525;95% CI:1.375–1.692),因装置升级、故障或制造商建议等所致再置入(OR:1.354;95% CI:1.196–1.533)。

同时也包括肾功能衰竭需透析治疗(OR:1.342;95% CI:1.123–1.604),慢性肺病(OR:1.215;95% CI:1.125–1.312),脑血管疾病(OR:1.172;95% CI:1.076–1.276)及应用华法林抗凝(OR:1.155;95% CI:1.060–1.257)等。

该研究表明,那些伴有ICD置入并发症需再次介入、心脏瓣膜手术史、因除电池耗竭外其他原因接受装置置换以及合并疾病较多患者,其ICD感染发生率更高。

微信关注“丁香园心血管时间”,即可获得5个丁当奖励。

心血管二维码_副本.jpg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heart204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