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机构中经常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并且与较高的死亡率有关。Olivier Mimoz 等人领衔的 CLEAN 研究显示:使用 2% 氯己定酒精制剂消毒患者的皮肤在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和导管细菌定植方面的效果优于使用 5% 聚维酮碘酒精。此外,研究还显示消毒前用洗涤剂擦洗皮肤并未降低导管细菌定植的发生率,相关的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期的 The Lancet。
CLEAN 研究是一项开放标签,随机对照试验。从法国的 11 家重症监护室(ICU)中纳入了 2349 例需要至少一次中心静脉插管,血液透析或动脉导管的患者。研究终点由对分组情况不知晓的医生进行评估。
总共有 1181 例患者被分配至氯己定酒精组,1168 例患者被分配至聚维酮碘酒精组。每组中一半的患者在抗菌药物应用之前进行皮肤擦洗。在移除导管前评估细菌在皮肤定植的情况,对怀疑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病例留取血培养标本。
研究者们证实 2% 氯己定是导管插入前和导管护理中皮肤准备最有效的一线抗菌溶液。这一制剂相较于聚维酮碘的酒精与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降低 6 倍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减少 5 倍有关。在抗菌剂应用前用洗涤剂擦洗皮肤对两组导管细菌定植无显著影响(P = 0.3877)。
之前单中心的研究已有显示氯己定酒精应该是首选的抗菌制剂,但是研究的终点不够强有力的得出一个确定的结论。而这项大型,多中心的研究能够有足够说服力证实氯己定对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显著影响。研究者们目前计划在手术室背景下进行一项类似的研究,以期望在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方面获得相似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