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的类型很多,例如慢性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等,正确、合理地选择使用对应药品至关重要。
本期问答:不同类型心绞痛如何对症用药?
参考答案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
预防用药首选阿司匹林,如无胃肠道活动性出血和过敏者,每天口服 75~100 mg;不耐受者,可改用氯吡格雷每天口服替代,常用维持剂量为每天口服 75 mg。
高 TC 血症和高 LDL-C 血症首选他汀类药物。为达到更好的降脂效果,在应用该类药物治疗时可加用 TC 吸收抑制药依扎麦布,每天 10 mg。高甘油三酯(TG)血症或低 HDL-C 血症的高危患者,可考虑联合服用贝特类药物非诺贝特或烟酸。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糖尿病、心力衰竭、高血压病、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 ACEI。如果出现明显干咳,可改用 ARB,如氯沙坦钾、缬沙坦、依贝沙坦等代替。
心肌梗死后稳定型心绞痛或心力衰竭患者,使用β受体阻滞剂。剂量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从较小剂量开始,逐级增加,以心率不低于 50/min 为宜。
控制心绞痛发作的常规一线用药是硝酸酯类药,对白天、夜间、清晨均有发作的患者,应采用硝酸异山梨酯每 6 h/次的用法,其中 9:00、15:00、21:00 和 3:00 给药最佳。
不稳定型心绞痛
发作时,应进行抗血小板凝集治疗,首选阿司匹林,急性期 150~300 mg/d,3 天后改为 75~150 mg/d 维持。
中危和高危险患者,应进行溶栓治疗,先静脉注射肝素 5000U,然后以 1000U/h 静脉滴注维持。静脉治疗 2~5 天为宜,后可改为皮下注射 7500U,每 12 h/1 次,治疗 1~2 天。
心绞痛发作时应口含硝酸甘油片,初次以先含 1 片为宜,若无效,可在 3~5 min 之内追加 1 次,连续 3~4 次仍不能控制,须应用强镇痛药以缓解疼痛,并随即采用硝酸甘油或硝酸异山梨酯静脉泵入。硝酸甘油的剂量从 5 μg/min 开始,以后每 5~10 min 增加 5 μg/min,直至症状缓解或收缩压降低 10 mmHg,最高剂量一般不超过 80~100 μg/min。一旦患者出现头痛或血压降低,应迅速减少剂量。硝酸甘油静脉滴注的维持剂量以 10~30 μg/min 为宜,持续 24~48 h 即可,以防出现耐药性而降低疗效。对无心力衰竭者,可加用β受体阻滞剂。
变异型心绞痛
变异型心绞痛发作多见于后半夜或凌晨睡眠欲醒或醒后时,应睡前服药,甚至凌晨叫醒患者服药。有些患者晨起后首次出现劳力型心绞痛,即晨起后轻微活动出现心绞痛,在中午或下午参加重劳动而不引起发作,这类患者应注意起床前用药。如患者在排便时出现心绞痛,应在排便前先含化硝酸甘油。
----------------------------------------------------------------
用药问答增设精彩评论区,优质的评论可以优先展示并得到其他人的点赞,欢迎大家分享有价值的经验和见解(升级至最新版可以查看)。
答案查看方法:参与评论或收藏此文章,即可在次日收到更新的答案推送。
点击阅读上期用药问答:氨茶碱静脉注射引起的急性中毒如何解救?及答案(如果无法跳转,请下载用药助手 App 阅读更多精彩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