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元恺:动静脉内瘘建立后血流动力变化与血管重构

2017-03-20 10:42 来源:丁香园 作者:徐元恺
字体大小
- | +

血管通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血管通路的质量很大程度决定了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生存年限和生活质量。

自体动静脉内瘘是公认最佳的血管通路,但是内瘘建立后的成熟不良及内瘘狭窄等诸多晚期并发症始终是困扰从事血液透析和血管通路专业临床医护的难题。

自体动静脉内瘘建立破坏了血管原有的压力梯度,在局部造成了一个高流量、高压力、低阻力的血流动力学环境,血管对于上述血流环境改变产生的结构性适应性改变称为血管重构。

血管重构决定了内瘘能否发育称为可用的血管通路,良性的血管重构可以导致内瘘成熟,而恶性血管重构则会直接引起内瘘失功。理解内瘘建立后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其与血管重构之间的关系对自体动静脉内瘘的建立和维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期丁香公开课,丁香园特邀浙江医院肾内科医生徐元恺,与我们分享《动静脉内瘘建立后血流动力变化与血管重构》。

编辑: 公开课管理员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