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理清抗血小板药物作用机制!

2020-08-14 10:08 来源:微信公众号 - dxy_heart_today 作者:心血管时间公众号
字体大小
- | +

临床上抗血小板药物种类繁多,它们分别作用于血小板血栓形成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抑制相关受体或酶,达到抗血小板的作用。主要集中在血小板血栓形成过程的粘附、聚集阶段。
今天,我们通过复习血小板血栓形成过程,掌握各抗血小板药物的作用机制,以便于我们临床医生能得心应手的合理选择用药。

血小板血栓形成的过程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血小板血栓形成过程的 5 个阶段(如下图 1):



1. 粘附:血管内皮损伤 → 胶原暴露 + 静止的血小板 + 血小板膜糖蛋白 Ib(GPIb)+ vWF(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血小板被激活,发生黏附。

2. 聚集:在血小板激活剂(致聚剂),如 ADP(二磷酸腺苷)、TXA 2(血栓素 A2)、5-HT(5-羟色胺)、凝血酶、Adr(肾上腺素)等作用下,血小板膜 GPIIb/IIIa 受体与纤维蛋白原结合成弱的血小板血块(早期血栓)。

3. 释放:在血小板粘附与聚集过程中发生一系列反应:花生四烯酸(AA)的代谢,产生 TXA2;释放 ADP、5-HT 等。

4. 血管收缩:TXA2、5-HT 能收缩血管。

5. 吸附:血小板聚集,其吸附纤维蛋白网,血块发展为强的血小板-纤维蛋白网,即最终血栓形成。


临床常见的抗血小板药物种类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一张图来了解一下临床常见的抗血小板药物种类。



血小板血栓形成过程与抗血小板药物的作用机制


最后,我们来看看血小板血栓形成过程与抗血小板药物的作用机制。

1)血小板被激活,黏附阶段:



2)血小板聚集阶段:



总结



抗血小板药物作为抗栓治疗的重要支柱,是治疗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工具。在抗栓治疗过程中,有时需要联合用药,掌握各种抗血小板药物的作用机制能够帮助我们合理用药,希望该文章能对临床医生选择抗栓治疗提供一定帮助。

70天横幅.png

用药助手专业版会员免费体验机会来了!

用药助手专业版由专业医生、药师辅助研发,提供 6 万 + 药品信息、13000+ 临床指南查询服务,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此外,还有十余个专业功能辅助医生临床决策流程。 

「疾病诊断」、「临床路径」为患者入院后提供标准诊疗流程和治疗方案; 

「医学计算」、「医学检验」帮助医生全面解读患者检验结果; 

「相互作用」、「配伍禁忌」、「感染用药」、「药物总论」为药物、手术治疗保驾护航; 

「患者教育」依托丁香园长期建立的庞大的专业知识库,构建坚实医患信任关系。

 >>  点击这里参与活动,最高拿 70 天会员 <<  

编辑: 黄建琴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