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拉罐致高血压 都是丙二酚惹的祸

2015-02-15 12:00 来源:丁香园 作者:王鹏
字体大小
- | +

Sanghyuk Bae博士及Yun-Chul Hong博士在研究中指出,食用罐装饮料可导致血压在短时间内急剧升高,与高血压发病率升高相关,其罪魁祸首为易拉罐内的丙二酚成分。

一、丙二酚,罐子里的恶魔

已往研究证实,丙二酚(BPA)高摄入量与患者高血压患病率升高及心率变异性降低具有相关性,是一种对心血管系统有毒害作用的化学物质。另一方面,BPA是一种工业上常用的化工原料,多用于饮料罐的内衬及塑料容器制造,可以说在人们日常生活中,BPA无处不在。

我们知道,如果长时间暴露在诸如BPA化工厂附件会加剧心血管疾病风险。除此之外,人们“享用”罐装或罐头食物时,包装环氧树脂衬里的BPA会很容易的渗入食物内,从而使食用者处于BPA高暴露环境。因此,研究者需要问答的问题是,这种程度的BPA暴露度是否会影响人们的心血管健康。

二、丙二酚的短期心血管危害

共有60位年龄≥60岁的志愿者参与了此次研究。在研究期间,志愿者共接受三次试验,每次随机饮用两瓶饮料,志愿者饮用饮料种类相同的,不一样的地方是饮料的包装,可能是两个玻璃瓶、一玻璃瓶一易拉罐或两听易拉罐。在志愿者饮用饮料两小时后,研究者检测其尿样BPA浓度、血压及心率变异性三个指标。

研究者发现,与使用玻璃瓶的小组相比,使用易拉罐喝饮料的志愿者尿液BPA浓度上升了1600%,收缩压上升了4.5mmHg。但是,这种程度的BPA摄入量似乎不能显著影响志愿者的心率变异性。

三、加强生活干预,规避血压风险

研究者指出,过去的一些研究给人们造成的一些“假象”,即BPA摄入是慢性积累性效应,因此,其升高心血管风险也是一个慢性过程。该研究通过检测短期暴露后的尿液BPA浓度与血压的关系,揭示了BPA的“急性”致心血管风险作用,进一步证实了BPA的心血管危害。另一方面,在这么短的时间内BPA还来不及影响心率变异性。

除了上述科研意义,该研究无疑为心血管疾病患者生活干预方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BPA在短期内就可以升高个体的血压,而长期心血管危害性又是显而易见的,临床医生有理由限制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服用罐装食物,而对于正常人来说,罐装或罐头类食物也是“能少吃就少吃”。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wangpe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