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两岸三地房颤抗凝高峰论坛:房颤抗凝疗效最重要

2015-04-02 15:24 来源:丁香园 作者:
字体大小
- | +

北京,2015年3月28日。今天首届两岸三地房颤抗凝专家高峰论坛在京举行,来自大陆、香港、台湾的房颤抗凝治疗领域专家齐聚一堂,解读了两岸三地房颤抗凝现状,并进行了临床经验分享。会上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刘少稳教授强调:“中国半数房颤患者属于卒中中、高危[1],抗凝治疗亟待加强,每个心内科医生和神经内科医生都要对房颤患者积极评估卒中风险,选药时要选取对缺血性卒中预防效果好的抗凝药,尽自己最大努力从卒中的威胁中挽救患者生命。”

达比加群酯150mg bid:与华法林相比可进一步减少缺血性卒中发生[2]

房颤是心源性卒中最常见的高危因素[3],由房颤导致的卒中,有超过40%的患者卧床不起[4],卒中30天内引起25%的患者死亡[5]。预防脑卒中是房颤患者治疗的一个重要目标,抗凝治疗是预防房颤患者血栓形成的关键措施,随着新型口服抗凝药达比加群酯在我国的上市,我国的房颤抗凝治疗得到了快速发展,也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多选择。医生在选择口服抗凝药时,要依据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程度,选择抗凝效果最佳的药物,同时兼顾安全性。

RE-LY等新型口服抗凝药大型临床研究数据表明:与传统的华法林相比,达比加群酯150mgbid是可以进一步有效降低缺血性卒中的新型口服抗凝药,可使缺血性卒中进一步减少24%,而目前其他新型口服抗凝药没有显示出优效性[6],由于房颤患者92%的脑卒中为缺血性卒中,因此抗凝药对缺血性卒中的预防效果尤为重要[7];在安全性方面,与华法林相比,达比加群酯 150mg每日两次可进一步降低危及生命的出血和颅内出血风险[8],达比加群酯110mg每日两次可进一步减少大出血、总体出血、危及生命的出血和颅内出血事件[9]

目前临床上选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的房颤患者比例正在快速增加,GLORIA-AF数据显示:达比加群已成为替代华法林抗凝的最主要的选择,亚洲地区已经有23.7%的患者开始了达比加群酯的治疗[10]。达比加群酯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获批,针对所有获得注册批准的适应证的临床应用经验已经超过三百万患者年。目前,达比加群酯是我国唯一获得房颤抗凝适应症的新型口服抗凝药,正在逐渐被医生和患者所接受。

新型口服抗凝药在亚洲人群中具有更佳的获益/风险比[11]

鉴于房颤导致的卒中对亚洲人所产生的巨大医疗负担,关注在亚洲人中的房颤卒中的预防效果尤为重要。2015年英国伯明翰城市医院和伯明翰大学心脏医学中心的心内科教授Gregory Y. H. Lip等在《国际心脏病学杂志》发表了对4项最近的3期临床研究结果分析显示:亚洲人群对比非亚洲人群,新型口服抗凝药具有更佳的获益/风险比,其中在减少卒中和全身性栓塞事件中、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心肌梗死等方面,达比加群酯150mg 和110mg bid 对亚洲人的疗效均显著优于非亚洲人;同时从大出血、颅内出血、胃肠道出血和任何原因导致的出血的发生率来看,达比加群酯150mg 和110mg bid的安全性在亚洲患者中也显著优于非亚洲患者。

此项分析结果提示:对于亚洲房颤患者,新型口服抗凝药具有更佳的获益/风险比,应该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众所周知,房颤患者处于缺血性事件和出血性事件的双重高风险中,而新型口服抗凝药在疗效和安全性上的平衡使得它们适合更宽范围的房颤患者使用,有望从总体上提高亚洲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率低下的现状,从而改善房颤患者的治疗预后。

我国房颤卒中预防现状严峻,抗凝治疗亟待普及

GARFIELD研究中国亚组数据显示:房颤患者CHADS2 ≥2的占到45.4%,如果换用更严格的CHA2DS2­­­-VASc评分,大于等于2分的百分比为74.5%[12],这意味着一半的房颤患者都是卒中的中高危人群,需要开始抗凝治疗,而我国大陆的数据显示在2011年,采取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只有10%[13],与国际差距较大。香港和台湾抗凝药的使用比大陆略好,但也远远不够。在香港CHA2DS2-VASc评分>1的患者中,只有5%开始了达比加群酯的治疗,38%的患者没有使用抗凝药,41%的患者还在使用抗凝效果不理想的阿司匹林[14];在台湾,需要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16%患者接受了华法林治疗,62%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治疗,22%患者未接受治疗。

面对我国房颤卒中预防的严峻现状,刘少稳教授介绍:“对比近几年房颤抗凝治疗的快速发展,患者对房颤卒中的预防认知明显滞后,部分患者以为吃了阿司匹林就万事大吉了,部分患者只重视房颤本身的治疗,忽视了卒中的预防,这些误区都需要临床医生对患者展开深入的健康教育,让患者及家属知晓房颤导致的卒中严重后果,积极配合医生开始治疗。”

参考文献:

[1]孙艺红. 2013年.第23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

[2]1. Connolly SJ, et al . N Engl J Med. 2009; 361: 1139-51. 2.  Connolly SJ, et al . N Engl J Med. 2010; 363: 1875-1876. 3. Patel M, et al. N Engl J Med. 2011 Sep 8; 365(10): 883-91. 4.  Granger CB, et al. N Engl J Med. 2011; 365(11): 981-92. 5. Giugliano RP, et al. N Engl J Med. 2013; 369:2093-2104.

[3] CHEST, 2001, 119(1_suppl): 300S-320S.

[4]Dulli DA, et al. Neuroepidemiology 2003;22:118-123.

[5]. Lin HJ, et al. Stroke 1996;27:1760-1764.

[6]1. Connolly SJ, et al . N Engl J Med. 2009; 361: 1139-51. 2.  Connolly SJ, et al . N Engl J Med. 2010; 363: 1875-1876. 3. Patel M, et al. N Engl J Med. 2011 Sep 8; 365(10): 883-91. 4.  Granger CB, et al. N Engl J Med. 2011; 365(11): 981-92. 5. Giugliano RP, et al. N Engl J Med. 2013; 369:2093-2104.

[7]Experienced Protection - Key Messages-CN.

[8]Connolly SJ, et al . N Engl J Med. 2009; 361: 1139-51. 2.

[9]Connolly SJ, et al . N Engl J Med. 2009; 361: 1139-51. 2.

[10]MV Huisman, et al.GLORIA-AF presented in 2014ESC.

[11]Lip GYH, et al. Int J Cardiol 2015, 180: 246-254.

[12]孙艺红. 2013年.第23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

[13]中华内科杂志.2004;43(7):491-494.

[14]Ho MH1, et al. PLoS One. 2014 Aug 1;9(8):e101245. 

编辑: 黄小喵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