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即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最初用来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最近几年来这类药物被认为是新的黄金时代中的"阿司匹林"。洛伐他汀最早于1987年被美国FDA批准上市的他汀类药物。在多数欧洲国家中有五种他汀类药物在被使用,新品种药物也正在加紧开发中。另外,作为第六种他汀类药物,罗苏伐他汀在2003年8月被美国FDA批准上市。在最近的几个月中罗苏伐他汀也在一些欧洲国家获得上市许可。
他汀类通常被认为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最多只有15%接受他汀类治疗的患者有轻度的副作用,所报道的最常见副作用是消化道症状。然而,西立伐他汀由于安全性问题于2001年8月退出市场。在考虑到在心衰患者中应用他汀类药物时,安全性关注就变得完全不同了。在慢性心力衰竭中,胆固醇的有益作用是基于内毒素脂蛋白假说。在最近的心衰研究中,增高的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水平,独立于病因、年龄、左室射血分数和运动能力之外,是更好地生存预测指标。另外,最近几年大量的证据显示在这类疾病中口服他汀类药物还有其他潜在的有益作用。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更多 >
心力衰竭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