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夕法尼亚大学Perelman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和不同研究所的协作者在2011年美国心脏协会科学会议上提交了一项新研究,该研究显示了一项新的非侵入性动脉波反射测量方法可能能够预测出最容易发生心力衰竭的人们。作者们介绍了来自一项多种族动脉粥样硬化辅助研究的数据。
当心脏收缩时产生一次脉搏或能量波,它通过动脉传播。当这种波射血并增加心脏工作负荷时,它在动脉内被反射并返回心脏。
反射波增强能够导致心脏负荷增加,并在确诊心脏病或晚期肾脏疾病的人群中被发现是心血管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但是在普通人群中它们与负性结果的关系还不清楚。而且,以前反射波增强与心力衰竭之间的特殊关系也没有发现。
“单单美国就有超过500万人患心力衰竭,它每年导致大约30万人死亡。我们发现新方法以发现高危患者是很重要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助理教授和该研究第一作者Julio A. Chirinos医学博士说。
“我们首次在大样本普通人群中指出,伴明显动脉反射波的人们未来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较高。”
在这项研究中,Chirinos博士和协作者们利用一种简单、非侵入性叫做动脉张力测压仪的方法测量动脉反射波。动脉张力测压仪是一种血液压力测量装置,其中有大量的压力传感器通过皮肤压在动脉上。
研究人员分析了多种族动脉粥样硬化研究中5958名参加者基线时的桡动脉压力,并评估反射波数值和伴发心血管事件、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关系。在基线时,多种族动脉粥样硬化研究中的全部患者都没有已知的心血管疾病。
在该研究平均6.46年的平均随访期中,研究人员发现即使10%反射波数值增加也可预测复合心血管事件、严重心血管事件风险明显增加,并且是伴发心力衰竭的强烈预测因素。
这种测量对充血性心力衰竭风险的预测比高血压和其它已确定的可逆风险因子都要强,它们通过已确定医学标准和人群基础风险来测量。
“尽管应该进行更多的实验室研究和临床试验来明确它的作用,但是在可用数据背景下得出的这些发现把反射波增强作为一种新的有潜力的在普通人群中的心力衰竭危险因素,”Chirinos博士说。
“我们希望该系列研究具有在心力衰竭预防方面产生治疗进展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