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压植骨新选择——冷冻骨混合羟基磷灰石颗粒

2011-12-13 20:08 来源:丁香园 作者:kelong4
字体大小
- | +

随着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的广泛开展,因假体松动、感染等因素需要行人工髋关节翻修术的患者日渐增多。假体松动多产生不同程度的骨缺损,给翻修增加困难。打压植骨目前已经是解决骨缺损的标准技术,然而如何选择合适的移植物,一直是临床上棘手的问题。自体骨、异体骨等各有优缺点。股骨翻修创始者Gie推荐应用新鲜冷冻异体骨。最近,来自日本的学者Seigo Oshima等探讨了新鲜冷冻骨混合羟基磷灰石(HA)作为植入物,在髋关节股骨缺损翻修中的临床效果。

 该研究选取了1997年12月至2007年1月期间采用股骨打压植骨技术行髋关节修复的54位患者(55髋,一例为二次翻修,平均随访92月)。对于不同程度的股骨骨缺损(1型3髋、2型24髋、3型28髋,见表1),术中均采用混合HA的异体颗粒骨打压植骨,抛光的无领锥形柄假体(CPT假体,Zimmer)后外侧入路置入。CPT假体柄根据末端周围骨质缺损情况选择标准型或加长型。混合颗粒骨由新鲜冷冻的股骨头研磨微粒与HA混合制成(两者比为2:1)。术前6例存在假体周围骨折,术中给予内固定(1例Mennen环形钢板,见图1,5例DCP内固定)。应用Merle D’Aubigné-Postel法评价术前术后的临床疗效,观测记录各种并发症,如脱位、假体松动、感染、肺栓塞等,定期拍摄X线片以评价相关影像学指标。

表1 病例资料及骨缺损情况
 


 图1 79岁女性,(A)继发性骨性关节炎THA术后14年。(B)术前股骨骨折Mennen环形钢板内固定,1年后钢板断裂。(C)翻修术后4年(DCP重新固定),Merle d'Aubigné and Postel评分11分。箭头所指为骨折处。

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术后Merle d'Aubigné and Postel平均分从8.0分提高到13.1分,特别在疼痛和行走能力方面提高显著。术后脱位率为16.4%,均发生在术后3月内,且治疗后无再脱位。术中8例(14.5%),术后5例(9.1%)发生股骨骨折,其中术前骨折、术中假体选用不当是术后骨折危险因素。术后感染、肺栓塞等并发症均未发现。

影像学结果显示:术后假体位置良好,26髋(47.2%)发现假体下沉,均出现在骨—水泥界面,平均下沉2.2mm,而且所有病例术后1年下沉现象停止,见表2。双下肢术后有不等长现象(平均偏差6mm),脱位与上述两者无明显关系。40髋(72.7%)平均术后7个月开始皮质骨修复,平均历时37个月(见表3,图2)。少数股骨远端可见骨萎缩现象。异位骨化也偶有发生,但均不影响日常活动。

表2 术后假体下沉情况

表3 皮质骨修复情况

  
 图2 57岁女性,(A)继发性骨性关节炎双动头术后10年;(B)术后6年,股骨假体远端骨移植处,周围皮质骨修复完整;(C)术后12年,Merle d'Aubigné and Postel评分15分。箭头所指为植骨处。

骨水泥型和生物型翻修假体术后均见高脱位率,可能与假体周围软组织失衡有关。初次假体柄远端皮质骨薄、骨缺损等应力易集中的患者,推荐使用加长型假体预防术后骨折。

综上实验结果,作者认为混合颗粒骨打压移植术后长达37个月的骨重塑期在保留骨量方面有独特的优势。而且在提供稳定性、减少假体下沉方面比传统的单独异体骨移植和远端稳定生物型假体更具优势,中期临床效果令人满意。

【编者按】打压植骨是翻修THA是修复股骨骨缺损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技术要求非常高的重建方法,并发症相当高。而且在植入物、翻修假体选用上面意见不统一。翻修假体选用生物型还是骨水泥,尚未明确共识,只是从生物固定牢固性方面有一大致分区。再细来谈,有领股骨假体柄能有效防止假体下沉,无领柄亦有下沉加压促骨融合概念。就植入物而言大多数都是选择新鲜冷冻骨作为植骨材料,也由少数报道冻干骨的例子。本文提出冷冻骨混合羟基磷灰石(HA),虽然中短期临床结果令人满意,但也只是提供一种新的尝试方法,其安全性、有效性等还有待验证。

Midterm Results of Femoral Impaction Bone Grafting With an Allograft Combined With Hydroxyapatite in Revision Total Hip Arthroplasty
 
 

编辑: kelong4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