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Rev:T1DM的异质性对治疗提出挑战

2012-04-25 12:31 来源:丁香园 作者:lightningwing
字体大小
- | +

关键进展

1、氧化应激信号是小鼠T细胞产生β细胞自身免疫的相关机制。

2、在新患1型糖尿病的患者中进行的免疫干预试验并没有达到所有人的预期。

3、成年T1DM患者中血糖控制差和心衰风险的增加相关。

4、一些1型糖尿病患者中存在并发症发生较晚的保护因素,这些患者的鉴别有助于帮助对1型糖尿病患者肾病,神经病和心血管疾病并发症的预防。

2011年1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包括关于β细胞的细胞破坏,早期免疫干预实验和晚期的合并症进展的研究。着重提到了这种疾病的异质性。患者表现型的确定应当在实施个体化治疗时,特别是考虑到诊断的年龄(儿童或成人)来进行。

1型糖尿病(T1DM)是一种自身免疫障碍导致的胰腺β细胞的破坏导致的疾病,但为什么会发生T1DM仍存在讨论。在过去几年间氧化应激在基因易感个体中的作用被提出讨论。在这些(基因易感)个体的氧化应激可能由缺乏抗氧化酶的缺乏和/或环境(诸如病毒感染诱发)与β细胞的细胞毒性相联系。尽管如此,活性氧在T1DM的发病机理中的作用仍有争议。

在2011年,Thayer等人报道在T1DM的小鼠模型中,通过ROS的进行确定了诱导T1DM的所需细胞来源。研究者显示非肥胖糖尿病(NOD)小鼠由于骨髓中的巨噬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的耗竭而免于成为T1DM。有意思的是,单纯去除嗜中性粒细胞并不能保护或延迟这种疾病的发生。在其他试验中,换成脾细胞转基因小鼠以预防了ROS的产生,T1DM的发生明显延迟。这些发现显示,由巨噬细胞产生ROS是β细胞诱导损伤的重要因素,并且对这一机制的关注可能会带来对T1DM的预防和早期治疗有价值的新方法。

2011年发表的两项临床试验的结果显示了通过保护新发T1DM患者β细胞功能来治疗疾病的潜力。阿巴西普是一种现在已经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这种药物是通过融合细胞毒T 淋巴细胞的蛋白质4和联合球蛋白调节共刺激受体的蛋白以防止完全T细胞的活化。在一项阿巴西普的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试验中,112名最新发生T1DM的患者接受阿巴西普或者安慰剂,在试验开始的11428天和接下来的每个月进行静脉注射药物,在总共的2年内一共进行27次注射。试验的首要结果是实验2年后,进食混合餐后测得的C-多肽值。阿巴西普组和安慰剂组相比,调节后的C-多肽增加了59%的曲线下面积(AUC),C-多肽数值在两组间差异持续存在,应用阿巴西普组较安慰剂组出现了9.6月的延迟。研究人员总结道,应用阿巴西普调节T细胞,在2年内减缓了β细胞功能的降低。然而,在超过6个月后时间点,阿巴西普组患者的β细胞功能的下降平行于安慰剂组,显示阿巴西普的效果在超过一定时间后下降。

第二项试验测试了一种人源,抗-CD3单克隆抗体(teplizumab)在保护新发的,18-35岁T1DM患者的β细胞功能和减少胰岛素需求中的作用。在一项III期试验中,516名诊断T1DM<3个月的患者在基线时间和第26周随机接受合并不同剂量的teplizumab和安慰剂。首要复合试验结果是在1年时每天使用胰岛素<0.5 U/kg和HbA1c<6.5%的患者数量百分比。首要结果在组间并没有区别;然而,5%的teplizumab组患者在1年时不需再使用胰岛素,在安慰剂组则没有这种情况。

为什么免疫干预治疗没有达到所有人的预期呢?答案是其取决于患者的异质性,选取的样本量和药物使用的剂量。T1DM是一种发病年龄,HLA基因型,诊断时的固有β细胞功能,胰岛素耐受,对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和HbA1c水平都取决于其基因异质性的疾病。这两项试验纳入在儿童诊断T1DM和在成人阶段诊断的患者。和儿童时诊断为T1DM患者相比,在成人阶段诊断的患者显示更高的C-多肽分泌和更高的胰岛素提抗。如果免疫干预试验的首要结束重点是复合餐后C-多肽反应值(如在几乎所有的最近的试验中),这一首要变量应当被纳入到目标样本量大小的讨论中。这一问题是诊断后C-多肽的下降在不同诊断年龄组间存在区别,意味着如果没有使用严格的年龄分组,则需要更大的样本量。如果这一问题没有解决,我们将不可避免的继续失败。经验显示存在对免疫干预治疗反应并且确实其β细胞仍有功能的患者亚群,特别是在那些HLA风险较小的基因型。通过对事后比较分析和/或数据荟萃分析,我们应当能够鉴别哪些因素决定了特异化治疗的收益效果,并可以按此来设计将来的临床试验。

T1DM患者中,血糖控制差和小血管和大血管的并发症相关,但是其是否和心衰相关呢?

在2011年,Lind等人揭示了瑞典糖尿病注册系统中20985名T1DM患者心衰情况。其对≥18岁,患有T1DM并且没有已知心衰的患者,进行随访直到因心衰住院,死亡或失访。在基线时间时,患者平均年龄为38.6岁。在平均9年的随访中,635名(3%)的患者以心衰诊断入院,符合正常3.38次每1000患者年的发病率。以HbA1c≥10.5%的患者与对照的HbA1c<6.5%患者相比,其发展为心衰的风险比为3.98(95% 置信区间 2.23-7.14)。年龄的增长和患病时间的延长增加了心衰的发病风险。因此,看上去通过采取好的代谢控制,可以预防T1DM患者的心衰发病。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关于T1DM的小血管并发症数量下降的证据已被报道。这样,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哪些因素是晚期T1DM患者并发症的保护因素。为了评估在患有T1DM ≥50年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保护因素而对无并发症的亚群进行了分析。既产生了一项横断面,观察351名患有T1DM≥50年的美国居民研究(称为Medalists研究)。

在那些没有发展为增殖性视网膜病(42.6),肾病(86.9%),神经病(39.4%)或者心血管疾病(51.5%)的Medalists中,通过健康控制(目前和15年之前的)来确定并发症无关的因素,发现血浆中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carboxyethyllysine和戊糖素升高的患者其有7.2倍的并发症风险。

Medalists的数量是一个利好,显示T1DM并发症的保护因素很可能在这些患者中存在。一旦确定,这些因素可以用来保护患者这种疾病的伴有长期慢性并发症的患者。在AGE的形成或者发展和糖尿病血管通路之间有众所周知的结论。一种可能的损伤机制是通过CML-胶原,介导可溶性AGE受体(RAGE)通过测算Medalists循环中的RAGE将会有助于理解这些患者在免于发生并发症的作用。

我们能从T1DM在2011年的研究进展中学到什么?如果从疾病的发病机理,保护β细胞免于凋亡或者早期并发症的发展或保护来看,这一疾病看起来较以往更为异质性。不管在那个领域的治疗方法,都应该伴随着这一概念而建立。制药厂商在解决临床相关问题时,总是目标着用一种靶向药物来解决这一疾病所有的患者。不幸的是,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T1DM。在设计β细胞损伤的发病机理和预防治疗的试验,必须整合进特异性亚群的患者。同一概念在早期糖尿病并发症也需要应用,正如不同的通路必须被涉及一样。其治疗应当也按照这样设计。

原文下载:Heterogeneityof T1DM raises questions for therapy

编辑: tangqiongwen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