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围产期心肌病或因心脏血管原性蛋白失衡引起

2012-05-18 11:47 来源:丁香园 作者:灵舞
字体大小
- | +

围产期心肌病(PPCM),其定义为妊娠后期或者分娩后不久发生心衰的一种形式,可导致事情发生可怕的转变,而这种转变可能给母亲留下终身的慢性心脏疾病。由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BIDMC)调查员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了这个危险疾病的新的重要线索,这是第一次提供清楚的证据证明围产期心肌病(PPCM)是血管性疾病,它可能是由于围产期心脏血管原性蛋白失衡所引起的,而刚好在分娩之前或者随着分娩直接发生。《自然》杂志在线版头条对这个发现进行报道,同时解释了围产期心肌病的潜在作用机制,以帮助解释为什么先兆子痫和多产是危险因素以及暗示促血管新生治疗或许有益。

大约每3000名无已知心脏病病史的妊娠女性就有1名患有围产期心肌病。其症状可轻微或是严重,包括心脏泵血功能的减弱引起的气短。大约1/2的围产期心肌病女性患者可自然痊愈,但对于其他的患者,情况或将变得更为糟糕,甚至达到需要心脏移植的地步。BIDMC心血管病研究所调查员、哈佛大学医学院医学助理教授、资深作者ZoltanArany博士说,“它是一个未解之谜。大部分患这种疾病的女性其他方面都是健康的,甚至是充满活力。我们知道真正应激通常发生在妊娠的前三个月。为什么在妊娠后期这些母亲会患上这样严重的疾病?我想我们现在已经发现这个危及生命的疾病的许多重要线索。”

通过一系列动物模型和人体的试验,作者们有许多重要的发现,这些发现是围产期心肌病为“二次打击”疾病强有力的论据。首先,妊娠后期释放预防正常血管生长的信号过度增强;其次,因为某些未知原因引起不适当的血管生长抑制,这时候围产期心肌病就发生了。新生血管生长和发育过程称为血管生成,它的启动受PGC1-alpha基因(Arany实验室研究的焦点)的控制。PGC1-alpha也是此次心肌分子研究首个进行探究的内容。

Arany解释说,“我们最近证实,PGC1-alpha能够调节骨骼肌血管密度。当我们继续实验研究在心肌中是否也是这种情况时,我们观察到心脏缺少PGC1-alpha基因的雌性大鼠总是在1-2次妊娠之后死亡,而且实验动物心脏常扩大和纤维化。我们意识到,大鼠发生了围产期心肌病,而且现在我们得到了这种疾病的模型。”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yanyingchuan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