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预测心源性猝死风险以筛选ICD受益患者

2012-05-18 11:44 来源:丁香园 作者:sharonzz
字体大小
- | +

使用新的成像手段来预测心脏骤停的风险,将有可能更好地筛选出哪些人是受益于ICD的患者。

在UB大学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心脏病学家可能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来筛选出那些在心脏骤停的风险最高的患者中,哪些人最有可能受益于接收植入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

心脏转复除颤器(ICDs)用来防止晚期心脏疾病患者突然心脏骤停,但许多病人的ICD装置一生中却从未启动过。新的研究表明,对心脏的神经功能丧失成像或许可以筛选出哪些患者有正在发展的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的风险。

作为最新临床试验,这一发现在波士顿召开的心律协会第33届年会上被报道。

UB大学的PAREPET研究,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预测心律失常,是迄今为止在心脏骤停方面做过的最大规模的PET成像研究。

UB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PET显像来量化病人因供血不足心交感神经已死或损坏时的去神经支配心肌。它通过对心脏对放射性示踪去甲肾上腺素的摄取能力成像而实现这种筛选。这种神经递质由心脏神经元细胞释放,使用回旋加速器产生的放射性显像剂羟基麻黄素模拟该递质。

“我们提出的主要问题是去神经支配心肌的数量是否可以预测心脏骤停”,JamesA.Fallavollita(该研究的主研者,医学博士,布法罗大学教授)说:“我们发现至少38%的心肌去神经时,心脏骤停的风险显着增加。”

“最终,我们希望开发一种方法可以为大部分具有心脏骤停风险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解决问题”,该研究的主要研究者JohnM.CantyJr.(医学博士,UB大学医学和生物医学院theAlbertandElizabethRekate医学教授,首席心血管内科专家)说“由于许多患有心脏骤停病人心脏功能并非极度低下,PET显像或许能够识别高风险的个体,将来可能成为使用ICD备选人。”

目前,决定是否使用ICD的主要指标是心脏功能,又称为射血分数,即心脏每一次搏动泵血所占的百分比。射血分数在35%以下的个体被认为是使用心脏除颤器的备选人,因其具有心脏骤停的重大风险。

这项研究是转化医学的一个最好的例子,因为它直接来自于UB大学研究人员在动物身上进行的局部缺血性心脏疾病试验。这些临床前试验表明,心室纤维性颤动与局部心肌去神经有关。

“这是转化医学的一个清晰的例子,它由同一个团队从实验室应用到临床”,Canty说:“在临床前研究中,我们研究导致动物突然心跳骤停的因素,而后这项研究直接转移人身上。这一重要的发现可能从根本上影响心脏病患者的护理。”

编辑: yanyingchuan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