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衰患者静息心率降至70bpm以下或可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2012-06-15 10:11 来源:丁香园 作者:pugongyingda
字体大小
- | +

近日,瑞典哥德堡大学心血管及急诊医学部Karl Swedberg等研究人员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上发表评论称,心率对慢性心力衰竭很重要。

虽然目前确切的机理未明,静息心率在普通人群和心血管病患人群中都是一项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加快的静息心率和试验中由心动过速引发的心血管功能低下的多种病理生理变化是相关的。在心衰和心肌收缩功能缺陷的状态下心肌是缺乏能量的而加快的静息心率会使这种逐渐加重的心肌收缩不同步、无力雪上加霜。最近,在阻滞剂 Ivabradine治疗收缩性心衰(SHIFT)的试验中心率的作用被揭示。

在收缩性心衰(SHIFT)中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人(慢性心功能不全,射血分数<35%,窦性心律,标准治疗)被随机分为ivabradine 治疗组或安慰剂治疗组。安慰剂治疗组依基线心率的不同分为5组,主要符合终点(死于心血管疾病或因心衰加重住院)的发生在心率快的病人中尤为明显。基线心率最快组的病人(≥87 b.p.m.) 比最慢组的病人(70 to ≤72 b.p.m.)的主要符合终点(死于心血管疾病或因心衰加重住院)高出1倍(P < 0.0001)。基线心率这一连续型变量每增加1次主要符合终点(死于心血管疾病或因心衰加重住院)的危险性就增加3% (P < 0.0001)。

以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病人心率会减慢,这也可以解释为何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病人应用此药有保护作用。时至今日β受体阻滞剂的潜在机制尚未阐明。Flannery等人在β受体阻滞剂的meta回归分析中证实,β受体阻滞剂降低心率进而可提高心肌收缩力。在平均随访时间为9.6个月的35个试验中,年死亡率与心率有密切关系(adjusted r = 0.51, P = 0.004)。McAlister 等人的涉及23个试验包含19209位患者的β受体阻滞剂的meta分析就心率和其他危险因素对结局的影响做出了比较。在一项多因素分析中,β受体阻滞剂减慢心率是唯一可改变的预后因素。心率每降低5下死亡率降低18%,相反,在17项试验中发现,根据β受体阻滞剂的用量并不能做出准确预后判断。

作者认为,将慢性心衰患者静息心率降至70bpm以下,可能降低心血管事件危险。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caowenzha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