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 11 月 27 日至 29 日,冠心病学科交叉暨介入治疗大会(CMIT)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大会执行主席聂绍平教授就学科交叉在冠心病治疗中的重要性进行了介绍。
冠心病的治疗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改变生活方式等的一般治疗,也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以及外科治疗,涉及面非常广,内容非常多。许多患者往往会同时采用多种治疗方法,那么这些治疗到底是在做加法还是在做减法?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很多治疗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以致前功尽弃。所以我们到底应该由一个专业、一个科室来治疗冠心病还是由多个相关专科一起来应对冠心病,这也是我们这次大会的一个主题。冠心病不仅是心内科的问题,也涉及众多相关学科。问题发生后再找相关学科的专家相当于后处理,实际上应把治疗工作提前,例如牵涉到消化科的高风险患者或是牵涉到神经科的高风险患者,我们的抗栓治疗、介入治疗有可能都需要根据相应专科的意见进行调整。会议目的是从一到多,通过单学科治疗到多学科参与,共同应对冠心病疑难问题,使患者达到最大的获益,而不是并发症出现后再找相应学科。
谈及会议方向,聂教授表示第一位应是学科交叉,其次是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已经成为冠心病的一个成熟而主流的治疗方式,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去年国内 PCI 数量已达 50 万,随着发病率的增高,这个数据还在继续增加。
我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 PCI 大国,有可能在十年以内超过美国,这不是一个好消息,说明我们疾病防控更加重要,但是介入治疗确实已经是一个很成熟的技术。所以这次大会更多的是关注复杂介入方面,探讨更加贴近临床的实战问题。会议邀请众多专家结合大量的病例,希望能够帮助国内初中级术者提高介入水平,分享专家经验,进行更加规范化的指导。
聂教授表示,通过这个平台,把我们的多学科串联起来,然后通过做加法,整合多学科经验意见,对冠心病预防及治疗水平的提高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