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房颤患者的心率控制策略——严格还是宽松?

2013-02-15 23:02 来源:丁香园 作者:ypbaggio
字体大小
- | +

三种心率控制的生存曲线分析

对于永久房颤患者,心率控制策略的不同可能使临床结局有所差异,这些策略包括成功达到严格心率控制、严格控制失败以及宽松心率控制。RACEII(永久房颤的心率控制效用)研究显示,在永久房颤的患者中,实行严格或者宽松心率控制时,二者的临床结局并无差别。然而,在严格控制组中,并非所有患者达到了之前设定的心率标准。对于这部分患者的临床预后,来自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的HesselF.Groenveld做了进一步分析。研究结果发表在2月19日的JACC杂志上。

作者将复合心血管发病率和死亡率作为主要终点事件。从控制心率药物调整结束到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2.9年【四分位数间期2.4到3年】)终止期间,研究人员对结局事件进行了分析。纳入的614名患者中,608名完成了药物调整期,其中301人分入严格心率控制组(静息心率小于80次/分,中等程度运动时低于110次/分),另307人分入宽松心率控制(静息心率小于110次/分)。在严格控制组中,203人得到有效控制,而另98人无法达到目标心率。

研究发现,在药物调整期结束后,三组的心率有所不同,并且贯穿于随访之中,分别为成功严格控制组72±7次/分、严格控制失败组86±14次/分以及宽松控制组93±8次/分(P<0.001)。在进行严格心率控制组中,成功控制的203人中有27人(14.2)达到主要临床终点事件,而在未能成功严格控制的98人中有14人达到(15%)、宽松心率控制组中35人达到(12.1%),P=0.5。各组的主要临床终点和生活质量状况相近。

因此作者分析得出结论:对于永久性房颤的患者,严格心率控制策略并不能改善临床终点事件。因此,可将宽松心率控制作为最佳疗法。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yupe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