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E:ICD放电导致左室收缩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恶化

2013-03-04 00:00 来源:丁香园 作者:倚天观海
字体大小
- | +

关于植入性心律转复除颤器用于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临床试验,均证实,ICD能显著减少因恶性心律失常所致猝死的死亡率。除了生存获益外,另有一些研究提示ICD点击,无论适当与否,对合并左室收缩功能减退的患者会致死亡风险增高。另外在安装ICD时,进行的除颤阈值测试,有时也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尤其是那些合并有左室收缩功能减退的患者。这些并发症包括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或卒中,因顽固性室颤导致的心肺暂停或无脉性电活动,栓塞时间及死亡。尽管ICD放电与左室收缩功能不全患者的短期及长期严重并发症先关,但电除颤与心脏功能之间的关系仅在一些很小规模的动物研究中涉及,几乎没有ICD电击对心功能造成影响的临床数据,关于电击造成组织损害与心衰患者继发性血流动力学改变之间相关性的研究还是空白。

二维超声斑点追踪心脏超声技术的发展,让我们能获得应变和应变率数据,使不依赖角度定量测定心肌变形成为现实,并可在等容舒张期测定全面应变率从而使得对左室舒张功能的评估更为准确。研究者及通过这项技术研究ICD放电对心肌收缩功能的影响、进行中心动脉压力测定等。

研究者共入选了50名进行ICD植入术并在书中测试除颤阈值的患者,其中25名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大于等于0.45,25名患者LVEF小于0.45。所有患者均测定心肌生物标记物包括CK、CK-MB,肌红蛋白,肌钙蛋白T和I,NT-ProBNP。测定等容收缩末期整体长轴应变率(SRIVR)反应左室舒张功能。在术前、术后即刻、术后5分钟和术后四小时分别留取血样并行心超检查。在除颤阈值测试(DFT)后即可测定中心动脉压(MAP)。两组患者的心肌损伤标记物水平均无明显改变。在左室功能减退组患者,LVEF在DFT后5分钟内降低,在术后四小时回复至基线水平(P<0.001);在左室功能正常组,未观察到LVEF减低(P=0.637)。两组患者整体SRIVRDFT后5分钟内均下降,均在术后四小时恢复至基线水平:左室功能正常组测值分别为0.39±0.14、0.23±0.13、0.23±0.13、0.40±0.13,与基线相比P<0.001;左室功能减退组测值分别为0.15±0.05 、0.08±0.04、0.09±0.04、0.15±0.05,与基线相比P<0.001)。中心动脉压恢复至基线水平时间在左室收缩功能减退组也延长(P<0.001)。

研究者从上述数据中得出结论,认为尽管未观察到显著的组织损伤,ICD放电会一过性损伤心脏功能,影响血流动力学,尤其在合并左室收缩功能减退的患者。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gujianyun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