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存在心肌收缩不同步的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多项临床研究表明,CRT可改善这类患者的生命质量,减少死亡率。然而,目前还有20-40%的患者对CRT无应答,为改善CRT的应答率,我们需要找到更佳的方法来筛选适合CRT的病人。
心肌磁共振(CMR)可用于评价心肌疤痕和心肌收缩不同步,这两项指标均与CRT的反应性相关,因此CMR被认为是选择适合CRT患者的最佳方法。既往的研究表明,左心室电极植入部位存在疤痕常提示对CRT无反应,但是该类报道较少,据此Cochet H等在JCE上发表了一篇临床研究,旨在探讨CMR相关指标对CRT反应性的预测价值。
该研究共入选60例接受CRT的患者,所有患者在CRT前进行了CMR检查,测定左心室容积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心室内收缩不同步定义为20个部位最终最早收缩活动发生的最大差值。心肌疤痕通过增强CRT进行测定。植入CRT后,测定左心室电极的植入部位。所有患者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进行心超检查,根据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的变化平均心肌逆重构(RR)的发生。
结果提示:经过6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平均RR值为30%。单因素回归分析提示:基线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室内收缩不同步、疤痕面积、左室电极植入部位疤痕的存在与RR相关,而左室电极植入部位QRS波时限及机械收缩延迟程度与RR无明显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室内收缩不同步、疤痕面积、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是RR的独立预测因子。
通过该项研究可得出以下结论:心室内收缩不同步和疤痕面积是CRT植入后心肌逆重构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左心室电极植入部位存在疤痕影响CRT的反应性,而植入部位机械收缩延迟与CRT的反应性无关。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更多 >
心力衰竭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