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中欧心律失常及抗凝学院开启新征程

2016-07-03 19:47 来源:丁香园 作者:1989sunshine
字体大小
- | +

2016 年 7 月 2 日,在第十届中国中西部心血管病学术会议召开期间,中欧心律失常及抗凝学院启动会暨新闻发布会顺利召开。中欧心律失常及抗凝学院院长张澍教授、副院长朱俊教授、学院委员黄从新教授、黄德嘉教授、汤宝鹏教授、王祖禄教授、吴立群教授、杨杰孚教授、中国医师协会石丽英主任等出席了此次启动会。

1.jpg
图 1 现场照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人口老龄化及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趋势明显,导致了心血管病的患病人数持续增加。心律失常多发于各种心血管疾病,但也见于心脏结构无异常者。它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不同场合和临床各科室。

2015 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在其官方杂志 European Heart Journal 发布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治疗及心源性猝死预防指南中指出,全球每年有 1700 万人因心血管疾病而死亡,心脏性猝死占了 25% 左右。女性的心脏性猝死发生率为 1.40/1000 人/年,男性为 6.68/1000 人/年。因而,心律失常及抗凝治疗势在必行。

启动会伊始,第十届中国中西部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主席黄德嘉教授介绍了学院成立的背景及其内涵,该项目是在中国医师协会的领导和倡导下成立的继续教育机构,旨在集合中国顶尖学者的力量联合欧洲心脏学会为中国心血管医师的成长提供系统、规范、有价值的帮助。他坚信学院的成立对提高我国心血管医生对抗凝治疗、预防卒中将有重要的意义。

2.jpg
图 2 华西医院黄德嘉教授致辞

中国医师协会石丽英主任在致辞中提到,「中国心血管医师专科教育」项目是由中国医师协会主办,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和欧洲心脏病学会联合提供学术支持的,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开展,已连续开展了 2 年。她指出,该项目旨在搭建各层级心血管医生终身学习平台,提高中国心血管医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心血管病患者。

3.jpg
图 3 中国医师协会石丽英主任致辞

紧接着张澍教授介绍了项目开展的初衷和背景,并对未来项目的发展方向重点进行了介绍,张澍教授表示,我们需要全方位地努力,联合多方组织机构,领域专家共同参与,将欧美专家的资源,和我们中国的专家共同结合起来,开展教育和普及工作。通过线上互联网等新型培训方式与线下培训活动相结合,更加重视边远和基层地区医生的培训工作,全面推动心律失常及抗凝治疗规范管理及合理用药。

4.jpg
图 4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澍教授致辞

与会全体专家完成了项目启动仪式后,朱俊教授分享了新型口服药的最新研究进展,并与张澍教授接受了正式受聘。

5.jpg
图 5 项目正式启动

「中国心血管医师专科教育」项目的子项目「中欧心律失常及抗凝学院」于 2016 年 7 月启动,汇聚心血管领域众多知名专家。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黄从新教授在总结致辞中提到,通过该项目的开展,使心血管临床医生能够了解最新心律失常和抗凝领域的治疗进展,就国际最新临床经验积极开展讨论交流,推动中国心律失常和抗凝治疗水平跻身世界前列。

编辑: 刘敏-专家服务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