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是儿科常见的获得性心血管疾病的病因,随着临床诊断和处理日益及时和规范,冠脉病变的发生率逐步下降。但对于已出现冠脉病变的患儿,是否能直接参照成人冠脉病变的治疗方案呢?答案是否定的。
本文总结最新川崎病所致冠脉病变的临床策略,供大家共同参考。
1. 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分型及危险程度分级 (表 1、表 2)
(1) 中国指南和日本指南分型及危险程度分级
2012 年《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处理建议》(简称「中国指南」) 将冠脉局部扩张和动脉瘤内径与正常冠脉相比较,数值与 2013 年日本循环器学会《Guidelines for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ardiovascularSequelae in Kawasaki Disease》(简称「日本指南」) 基本一致,但在中型和巨大冠状动脉瘤内径范围上略有差异。
中国指南倾向于通过动脉瘤的病变类型评价动脉瘤严重程度,日本指南更倾向于动脉瘤持续时间。
(2) 美国心脏协会指南分型及危险程度分级
美国心脏协会认为单纯依赖动脉瘤的内径大小对川崎病冠脉病变进行分层不准确,因此将患儿身高、体重、种族、性别等因素导入方程,计算后得出 Z 值评价。
Z 值评价需精确测量身高、体重,两者的微小偏差将导致 Z 值出现明显变化,分型不同,治疗策略出现较大偏差。
注:摘自 2017 美国心脏协会《Diagnosis, Treatment, and Long-Term Management of Kawasaki Disease—A Scientific Statement for Health Professionals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中、日指南发布较早,均单纯采用冠脉扩张或动脉瘤内径进行分级。美国指南近期发布,采用 Z 值方法,对其他因素(如年龄、身高、体重、性别、种族等)进行综合评价,更加个体化。
近年来中国研究人员也越来越关注应用 Z 值进行分级,不少学者和临床工作者发表了关于 Z 值评价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文章。
2. 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抗栓策略
(1) 抗栓药物的使用方法 (表 3)
注:INR:国际标准化比值;APT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2) 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抗栓治疗建议(表 4)
中国指南和美国指南的治疗建议是根据各自的冠脉病变分级方法制定,有不同之处。美国指南同时提出了不同药物方案的证据级别,临床使用依据更加明确。
注:Ⅰ级、Ⅱa 级、Ⅱb 级、Ⅲ级为推荐级别。
审稿专家: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魏琛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免疫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处理建议. 中华儿科杂志, 2012, 50(10): 746-749.
[2] JCS Joint Working Group. Guidelines for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ardiovascular Sequelae in Kawasaki Disease (JCS 2013). Circ J 2014, 78: 2521–2562.
[3] McCrindle BW, Rowley AH, Newburger JW, et al.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Long-Term Management of Kawasaki Disease: A Scientific Statement for Health Professionals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irculation, 2017:e1-e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