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人是西方人,「洋地黄」是西方的「地黄」吗?

2018-05-22 10:03 来源:孔较瘦 作者:孔令秋
字体大小
- | +

作者: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  孔令秋

来源:孔较瘦(konglingqiu0825)

昨天上午我带学生查房,病房中恰好有一名房颤合并心衰的患者,在加强利尿及比索洛尔控制心率后,老太太的心率始终不能达标,不得已只好嘱追加半颗地高辛。老太太快八十岁了,年轻时曾在抗美援朝中做过护士,后来转业成了一名厂矿的医生。听闻我要给她使用地高辛时,立即拍手称快:「孔大夫,我一直不好意思讲,其实早就觉得洋地黄最适合我的病情了!」

大家呵呵笑了起来,我立即对轮转学习的医生抛出了第一个问题:洋火、洋车、洋妞,洋枪、洋炮这些都指的是西方的火、车、妞、枪与炮;那么,洋地黄是西方的地黄吗?

我是一名在中医药大学混饭吃的西医,也曾自学成才,背下数篇草头方。对于「洋地黄」和「地黄」这两个份数不同阵营的药物并不陌生,然而身边却无一人能够回答出我问题。若要讲清楚这个问题,似乎必须要从一个叫威瑟灵(William Withering)的英国医生开始八卦。

640.jpeg

640-2.jpeg

大清国乾隆皇帝六年(1741 年),威瑟灵在英国什罗普郡的威灵顿出生。和古代中国一样,那时婴儿死亡率超过三分之一,为了延续香火,古今中外能够想到的办法惊人的一致:多生孩子少种树。医学史未做记载,我们也无法查证威瑟灵的药师父亲一生总共播种了多少个娃,但我们能肯定的是他是唯一有幸活到成年的孩子。

威瑟灵不仅有个做药师的爸爸,更有一个舅舅是医生,可谓家学渊源。舅舅见威瑟灵在医药方面很有兴趣,有发展成医师的潜质,就鼓励考取了苏格兰的爱丁堡医学院,时年 21 岁,比本文的作者孔较瘦晚三年上大学。但威瑟灵又是幸运的,因为当时的医学院只有四年,不需要读取硕士博士博士后,更不用参加令人怨声载道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当然更加没有专科医师认证,所以威瑟灵 25 岁就开始行医。若要考量威瑟灵在大学四年的成就,也许不是获得了多少奖学金和助学金,也不是参加了学生会社团。而是在一个美丽的姑娘的启发下,他对植物学产生了浓厚兴趣。

与威瑟灵坠入爱河的姑娘,叫海莲娜-库克。她在历史上似乎籍籍无名。但所有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毫无疑问,海莲娜就属于伟大行列的姑娘。海莲娜是一个热爱植物的少女,当她在某天找到威瑟灵看病时,两人便产生了王八看绿豆似的一见钟情。威瑟灵自告奋勇帮她收集各种植物来给做标本,无意间竟成了植物学方面的大咖。如果当时的英国也有喜欢评选院士的风气,这位与牛顿先生发型颇为相似的小青年一定可以卫冕植物院院士的头衔。

640-3.jpeg

图 手拿洋地黄的威瑟灵医生

毕业后的威瑟灵在斯塔佛镇的一家小医院工作,生活拮据,与海莲娜夫妻俩常常入不敷出,当生完二胎以后,更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可见苦逼的一线医生,对于生二胎没兴趣由来已久。1775 年,伯明翰市医院知名医生威廉-斯莫尔去世后,小有名气的威瑟灵随之被招聘。他到伯明翰没多久,便一跃成为「英国最忙碌的医生」。

威瑟灵的忙碌绝非像现在的大专家一样,忙于学术讲台走秀和医学会头衔的勾心斗角,而是他每天都将安排一段时间,免费给穷人看病。算下来,他每年免费诊治的穷人都有几千人。这一善举即使在他中年时期罹患了肺结核后,仍在不懈地坚持。

海莲娜的娘家远在乡下斯塔佛,虽然已借调大都市,但威瑟灵仍频繁地回老丈人那边义诊。一次在回斯塔佛的路上,有人请他顺路诊视一位病人。那位老太太患有明显双下肢水肿,夜间睡眠不能平卧,是典型全心衰竭的症状。当威瑟灵仔细分析了病情后,坦诚地说这种水肿病世间尚无良方可医,并善意的嘱咐家属准备后事,然后便心怀遗憾地离开了斯塔佛。一周后,威瑟灵又回到斯塔佛义诊,当再次顺道去探视这位病人时,令他惊异的事情发生了:水肿的老太太不仅没有去世,反而水肿完全消退。

威瑟灵大为诧异,再三追问下,病人告知他病情好转得益于本地的一位乡下老太太所提供的偏方汤药。故事说到这,我的脑海中浮现的竟然是《笑傲江湖》中令狐冲奇遇剑圣风清扬,并得到独孤九剑真传的故事。可见世间那些激动人心的故事情节,必须有一位隐居乡间的老人家才能推向高潮。神秘的老太太,神秘的药方,就和少林寺藏经阁中的扫地僧一样,形象一下子就高大了起来,大有喧宾夺主之势。

当那位病人告诉威瑟灵,服药之后曾经出现剧烈呕吐腹泻时,他立即断定她的疾病绝非安慰剂效应。提供偏方的老太太也是什罗普郡人,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当威瑟灵登门求教时,老太太「瞧这个年轻人骨骼精奇,是万中无一的行医高手」,便把「秘不外传」的配方尽数授与了威瑟灵。

这个神秘的配方的真实面目我们已经无从知晓,但通过记载我们知道它和所有传统草药的处方雷同,是一个包含了 20 多种成分的复方汤剂。凭借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再加上威瑟灵丰富的药物学、化学、矿物学、植物学知识,结合服药之后出现的呕吐腹泻和多尿这些反应,他当时就判断出这个偏方的 20 多种成分里,真正有效的成分仅仅是一种叫做 Digitalis 的植物,也就是传说中的洋地黄。

洋地黄和中国的地黄均属于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玄参科,而前者规于毛地黄属,后者属于地黄属;二者本质上是远方的亲戚。洋地黄鲜艳欲滴,是很多有钱人家别墅中的观赏花;与外来的和尚相比,地黄个头矮小,其貌不扬,孤零零的长在山中田边。

640-4.jpeg

图   传说中的洋地黄 

自此,威瑟灵穷其 9 年精力,从零开始,系统研究了洋地黄的药性,为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敞开了一条前有未有的大门。据他记载,洋地黄以开花前采得的叶子研成的粉剂效果最为显著,他还确定了用药的最适用剂量相当于 54.8 毫克。威瑟灵将自身研究成果撰写成传世名篇《论洋地黄》,他本人也因本文而跻身于世界医学名人之列。

跟随前哲脚步而名留青史的还有 Werner 和 Bell(自山羊豆中分离出二甲双胍)、勒罗克斯(自柳树皮中分离出水杨酸)、屠呦呦(自黄花蒿中分离出青蒿素)。洋地黄一度成为治疗心力衰竭的黄金用药,就连我的病人自己都分外推崇这个药物。

给同学们八卦完威瑟灵的故事,我抛出了第二个问题:老话讲,心衰治疗三把刷子:强心、利尿、扩血管。那么在当今社会,强心药物洋地黄依然是心衰治疗的武林盟主吗?

我们必须承认,医学发展至今,历史再悠久、江湖地位再崇高的药物,都必须接受重新评价,重新评价的结果每每让崇古的人无法接受。著名的默克诊疗手册已出版近 20 版,回顾第一版,我们甚至可以发现很多疗法要么滑稽、要么无用。

时至今日,现代医学研究让洋地黄的地位和作用今非昔比。在洋地黄时代,颇受歧视的 ACE 抑制剂和β阻滞剂,咸鱼翻身占领了心衰治疗的制高点。而洋地黄类药尽管能改善症状和心功能,却增加了死亡率,地高辛是其中惟一的长期治疗不增加病死率的药物。地高辛得到这样的承认不是任何个人的经验或实验室的研究使然,其疗效评价来自于即 1997 年发表了 DIG 试验。

这种大样本随机对照双盲临床试验并不问疗效的机理是什么,而是先确定一个事实:有效还是无效,有益还是有害。地高辛在真实世界的研究中是唯一被 FDA 确认治疗慢性心衰安全有效的药物,这为洋地黄家族保留了最后一点颜面。但我想,无论洋地黄浮沉几何,都丝毫不影响威瑟灵作为伟大医药学家的光辉。

洋地黄见证 300 年来医药史的兴衰荣辱,作为心力衰竭治疗的元老级药物,它已彻底走下神坛,但走下神坛并非被否认的一无是处,安安静静的做个普通药物挺好,因为世间良医良药很多,但绝对没有所谓的神医神药。

丁香智汇动态二维码.gif

编辑: 文千月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