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房颤的检测对脑卒中意义重大

2014-01-08 20:30 来源:丁香园 作者:辛夷籽
字体大小
- | +

研究要点:
 

  • 长期动态心电图和后续随访检查可以作为临床上预测缺血性卒中后阵发性房颤的方法。
  • 对于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高龄,并合并冠状动脉病史及大于24小时的临床症状患者尤为必要。


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后阵发性房颤(pAF)的检测具有迫在眉睫的意义,因为口服抗凝剂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二级预防治疗措施。而永久性房颤(AF)可以通过常规心电图检测,检测时间越长越容易确定更多的阵发性房颤,但这也意味可能会耗费更多的资源。目前的研究是试图经过长期动态心电图和临床随访确定临床诊断阵发性房颤的方法。
 
本文通过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患者通过强化的法则进行前瞻性研究以诊断阵发性房颤(长达7天的动态心电图检测,90天及1年后的随访调查)。

研究共选中了281名的患者,排除44例确定为永久性房颤的患者,另有13例患者因为其他原因被排除,剩下224例病人(平均年龄为68.5岁,男性占58.5%)。有29名患者(12.9%)在长期动态心电图检测期间被确定伴有阵发性房颤,另外还有13名患者(5.8%)通过随后随访的检测被诊断。多因素分析显示高龄合并大于24小时的临床症状及冠状动脉病史可以准确预测阵发性房颤。
 
研究结果显示对发生急性脑卒中的高龄患者,并伴有冠状动脉病史及大于24小时的临床症状,长期动态心动图和随后的随访检测是诊断阵发性室颤的必要条件。这将提高需要抗凝剂患者的检测率并且可以降低成功应用抗凝剂患者卒中复发的风险。

研究背景:
 
心房颤动及随后心源性卒中为最常见的缺血性卒中的病因之一,占脑血管缺血性事件的近1/4。脑卒中后检测心房颤动具有迫在眉睫的意义,因为口服抗凝剂是一个高度有效的二级预防治疗。此外,与传统的抗凝剂华法林相比,新的直接口服抗凝剂可能会更加的有效和方便。这可能导致更高比例患者的在心源性卒中后服用抗凝剂从而降低随后中风事件的产生。永久性房颤可以通过12通道的体表心电图设备很容易的被检测到,然而,阵发性房颤(pAF)的检测仍具有挑战性。目前,24小时监测作为卒中期间的常规工作被频繁的应用,是诊断阵发性房颤的一种首选方法。不幸的是,关于监测类型和时间的具体建议存在争议并且缺乏明确的指示。近来表明,长时间的检测可以增加阵发性房颤的检出率。到目前为止,阵发性房颤的最佳检测策略仍然不清楚,并且考虑到更长时间的检测对患者来说可能并不方便还会耗费更多资源的事实,未来病人分层成为权宜之计。在此文中,常规卒中工作检测流程中可用的变量的鉴定对使用强化阵发性房颤筛选方法的病人会很有用,可能会导致一个更高的阵发性房颤检出率及随后的抗凝剂使用率。

编辑: zhoudawe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